中国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所谓“反美阵线”不靠谱的? 无论是所谓“中俄印”,“中俄伊”

世界聚焦点 2025-07-23 10:00:08

中国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所谓“反美阵线”不靠谱的? 无论是所谓“中俄印”,“中俄伊”或者是“金砖国家组织”,实际上都证明是一场虚幻。 事实证明,这些名头得有,但如果你认真就输了。 2018 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中国承受着空前压力。按常理,那些天天喊着 “反美” 的伙伴该站出来分担压力了吧?结果呢? 印度一边在边境搞摩擦,一边悄悄向美国示好,主动降低 8500 种工业品关税,甚至包括波本威士忌和哈雷摩托,给美国递投名状,俄罗斯倒是没直接拆台,但能源合作上始终留一手,2018 年中俄原油贸易量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 14%,远低于沙特的 20%,说好的背靠背,实际还是生意优先。 还有金砖国家组织,这个被西方视为反美阵营的平台,内部贸易额占全球比重只有 3.7%,连欧盟的零头都不到,2025 年外长会上,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直接反对印度、巴西入常,生生让联合公报难产,所谓新兴国家团结,在各自的政治野心面前瞬间碎成渣。 中俄伊铁三角的能源合作就更有意思了,2018 年贸易战正酣时,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不增反减,反而加大了对印度的供应,因为印度愿意用美元结算;伊朗更绝,一边和中国签 25 年石油协议,一边偷偷向欧洲出口石油换外汇,这种脚踏两条船的操作,让反美同盟的口号显得格外苍白。 中国不是没试过抱团取暖,2018 年曾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但到 2025 年,金砖内部贸易仍有 70% 用美元结算。说白了,大家都怕得罪美国市场,谁也不敢真刀真枪地和美元脱钩,所谓去美元化,更多是喊给别人听的政治正确。 所以,中国在2018年这场贸易战中就逐渐明白了,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2018年中国迅速调整策略,一方面扩大内需,2018-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6.4%,硬是把经济增长的马车从出口拉回国内;另一方面推进一带一路,和东盟、中东国家签自贸协定,2023 年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占比达 32.9%,彻底打破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同时,推出减税降费、扩大内需等政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应对外部压力,虽然一开始有点吃力,但慢慢就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不仅如此,中国在国际规则上开始另起炉灶,2025 年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80 多个国家支持中国反对单边主义的立场,连英国、法国都罕见附和,这种号召力不是靠反美阵线拉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合作诚意,比如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比如在气候问题上承担大国责任。 回头看看这些所谓的反美阵线,其实都是各国根据自身利益临时拼凑的塑料联盟,大家心里都清楚,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吃了亏,也长了记性,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把自己的底盘夯实,毕竟真正的强大不是看你有多少盟友,而是看你有没有独自应对风雨的能力,当你兜里有钱、手里有粮、背后有枪的时候,那些所谓的阵线自然会围过来跟你称兄道弟。

0 阅读:0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