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明显咽不下这口气!法媒刊文表示,中国制造的歼-7造成了孟加拉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事故,而该战机与歼10C同属成飞生产!据新华网报道,孟加拉国陆军三军公共关系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坠毁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31人。 当地时间 7 月 21 日下午 1 点 06 分,孟加拉国空军一架 FT-7BGI 战斗教练机从达卡库尔米托拉空军基地起飞,执行常规训练任务。 这架战机是中国成飞生产的歼 - 7 外贸改进型,却在起飞后短短 12 分钟内失控坠毁,直接撞入达卡 “里程碑学院” 的两层宿舍楼,瞬间引发剧烈爆炸。 截至 7 月 22 日,事故已造成至少 31 人死亡,其中 25 名是 14 岁以下的学生,另有 100 多人受伤,成为该国几十年来最惨重的空难。 法新社在次日的报道中,将事故责任归咎于中国制造的 F-7 战机,并特别强调该机型与成飞生产的歼 - 10C “同属一家工厂”。 这种关联式指控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FT-7BGI 是基于苏联米格 - 21 技术改进的第二代战机。 而歼 - 10C 是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打击能力的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两者技术代差超过 30 年。就像自行车和汽车同属交通工具,却不能因出自同一家族就将性能缺陷混为一谈。 然而,法国媒体的报道却呈现出强烈的倾向性。法新社在文中多次强调 “中国制造”,却刻意回避了两个关键事实:首先,FT-7BGI 在孟加拉国空军已服役超过 30 年,机体老化和维护压力是公开的难题。 其次,事故发生时,机上两名飞行员,教官伊斯兰中尉和学员,在发现故障后曾试图将飞机转向无人区域,最终因高度不足未能成功,两人均在坠机中殉职。 这种舍身救人的行为,在法媒报道中几乎未被提及。 作为南亚小国,孟加拉国长期面临印度空军的压倒性优势。其主力战机包括 8 架俄罗斯米格 - 29,但因维护成本高昂,多数时间停在机库。 而 F-7 系列虽占机队半数以上,却因技术老旧难以应对现代空战。近年来,孟加拉国开始寻求装备升级,计划采购 16 架歼 - 10C 和枭龙战机,构建高低搭配的空战体系。 这种动向,或许触动了法国军工企业的利益,毕竟,法国 “阵风” 战机正试图开拓南亚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历来存在选择性叙事的问题。 2025 年 3 月,法国电视 2 台曾炮制 “中国工厂使用童工” 的虚假新闻,通过诱导拍摄和移花接木的手法,将一名暑假陪母亲工作的 12 岁女孩塑造成 “童工”。 此类操作与此次空难报道如出一辙:聚焦个别事件,放大特定细节,却忽视事件全貌和客观背景。这种 “标签化” 报道,本质上是西方媒体在涉华议题上的刻板印象作祟。 对于中国而言,此次事件暴露出军贸合作中的深层挑战。尽管歼 - 10C 在巴基斯坦等国表现出色,甚至在 2025 年印巴空战中击落多架法国 “阵风”,但地缘政治因素仍制约着中国装备的出口。 哥伦比亚近期放弃采购歼 - 10C 转而选择瑞典 “鹰狮”,正是美国施压的结果。孟加拉国若推进歼 - 10C 采购,同样可能面临类似压力。 孟加拉国空军已成立高级别调查组,重点分析飞机黑匣子数据和维护记录。初步报告显示,事故可能与飞控系统故障有关,但具体原因需等待技术分析。 国际航空安全组织尚未发布评估,但类似事故的历史案例显示,老旧战机的机械故障往往与维护水平、训练体系密切相关。 这场悲剧的背后,是小国空军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孟加拉国需要性价比高的装备来维护主权,却不得不面对技术代差和政治压力。 或许,当法国媒体忙着将事故归咎于 “中国制造” 时,更该反思:在全球军贸市场中,究竟是技术可靠性重要。而这场空难的真相,最终会在调查中浮出水面,还是沦为大国角力的牺牲品?
法国媒体明显咽不下这口气!法媒刊文表示,中国制造的歼-7造成了孟加拉国几十年来最
非常盘点中
2025-07-23 10:33:3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