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毛泽东尚未到达西柏坡时,刘少奇和朱德便为他专门准备好了住处——房子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24 14:40:14

1948年,在毛泽东尚未到达西柏坡时,刘少奇和朱德便为他专门准备好了住处——房子是用大青石新砌的石窑洞,是连在一起的三眼石窑洞(一间办公、一间住宿、一间会客),坚固安全,宽敞明亮,在西柏坡是首屈一指的好房。其他书记,住的都是土坯垒的民房。 1947年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西柏坡,1948年春为毛泽东建三间青石窑洞,结构坚固,比土坯房好,其他书记住普通农房。毛泽东考虑访苏行程不定,暂驻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刘少奇建议周恩来住窑洞,周恩来让给朱德,因朱德年长住处挤。朱德不愿动,让给任弼时,任弼时坚持年长优先。最终朱德搬入窑洞。西柏坡位于河北平山,太行山东麓,村小但战略位置好,成为中央指挥中心。五大书记会合后,毛泽东提议集体办公,军委作战室设居住区,便于指挥。 1948年5月斯大林电建议推迟访苏,因战局和安全。5月18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城南庄,投四枚炸弹,击中毛泽东住所,但毛泽东已转移。当晚移花山村,27日到西柏坡。朱德让窑洞给毛泽东,毛泽东选前院平房,让朱德住窑洞。五大书记聚西柏坡,指挥全国战场,成为解放全国指挥中枢。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野、华野歼敌55万,解放长江中下游。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华北野战军歼敌52万,解放华北。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奠定解放战争胜利基础。 西柏坡小指挥部统筹大局,毛泽东等领导运筹帷幄,利用电报机协调部队。1949年1月米高扬访西柏坡,讨论革命胜利后事宜。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提出“两个务必”,强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全会后,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北平,建立新中国。西柏坡成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象征,体现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历程。这些事件显示领导集体团结协作,推动历史转折。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