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北大才子刘震云说:“鱼善于闭嘴,就不会被钓到;狗善于摇尾,就不会被欺负;猪拒绝贪吃,就不会被宰杀;驴善于偷懒,就不会被累死。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摔死的,都是会骑马的;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言语节制是刘震云反复敲打的重点。他主张没事少开口,说话只图三件事:让人高兴、给人干劲、自己赚钱。这可比孔子“辞达而已矣”更接地气,和鬼谷子“言多必失”的古训隔空击掌。 最绝的是他引《诗经》“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玉有瑕疵还能磨,话说岔了可收不回——当年某官员酒局上妄议政策被录音断送前程,就是这话的血泪注脚。 海明威曾言:“人用两年学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闭嘴。”而刘震云以动物寓言的方式,让沉默哲学富有了烟火气息。 但光闭嘴还不够,他更狠的是撕开认知差异的真相。遇猪莫谈理想,其唯念饲料;逢狗莫阻食屎,彼恐汝抢食而反噬。 这话听着粗鄙,实则点透人际冲突的根源。就像劝赌徒戒赌、让炒币族收手,认知不在同一纬度,掏心窝子的话听来都是杂音。 杨绛早已洞悉:“与不在同一层次之人,无论汝作何事,其皆觉不妥。”伏尔泰更为决绝:“我虽反对你的观点,却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有些话须咽回肚里,这并非懦弱,而是一种避免被“恶犬”撕咬的生存之道。 人混什么圈子,就长什么模样。刘震云说得颇为直白:“牌友会催促你打牌,酒友会催促你干杯,驴友则会催促你赶路。”你和熬夜刷剧的同事混,下班自然躺平;若周围都是考证狂人,书架迟早堆满复习资料。 《战国策》早说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国藩更直白:“一生成败关乎朋友贤否”。当年北大保安张俊成靠蹭课翻身当校长,就是被“凤凰圈”带飞的典型——稻草捆白菜卖白菜价,捆螃蟹就能按海鲜收费。 看透规则才能破局。刘震云捅破窗户纸:“养猪的人和吃猪肉的其实是同一个人”。某些企业口口声声宣称“员工是家人”,然裁员之际,半小时便将十年老臣清退,这就如同农人养猪,最终目的不过是宰杀,实在是凉薄之举。他更毒舌道:“没必要感激谁,养猪不为让它幸福,是为吃肉”。 这戳破了温情表象下的利益本质,恰似员工莫与老板谈感情,先审视自身能否持续输出价值。马克思早看穿了:“人的行为本质是利益获取”,《史记》也直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于是,刘震云于《一句顶一万句》中喟叹:“这世间之人,可谓俯拾皆是,然而能说到一块儿的人,却是千里难觅。”此书耗时三十载著成,揭示了人际孤独的本质:人们凭借语言构建桥梁,却每每于沟通中迷失。 恰似夫妻度日,妻子唠叨意在求关注,丈夫沉默则为表抗议,同一屋檐之下,却横亘着认知的鸿沟。该书荣膺茅盾文学奖,且被译成30余种语言。其能引发全球共鸣,正是因为道破沟通困局,毕竟谁未曾体验过“鸡同鸭讲”的憋屈呢? 自称“笨人”是刘震云的生存智慧。他深信“自知愚笨者最为聪慧,自恃聪明者实则最为愚蠢”。这招曾国藩百年前就用过,他打仗专挑“结硬寨打呆仗”,看似愚笨却笑到最后。 活在当下要懂闭嘴的鱼、会摇尾的狗、拒贪吃的猪、偷懒的驴的智慧。少说多听,看人下菜,选对圈子,在利益网里保持清醒。别被“游泳高手”的虚名诱进深水区,别让“骑术精湛”的骄傲催马跃悬崖。 刘震云撕掉我们伪装的体面,不是为羞辱,是为唤醒——看清规则才能玩转游戏,承认愚笨方得长久智慧。当今之世,谁人不聪慧有加?所欠缺者,正是那股能知晓自身分量的“愚拙”之气。 素材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官方账号 2024-12-07 14:54
醍醐灌顶,北大才子刘震云说:“鱼善于闭嘴,就不会被钓到;狗善于摇尾,就不会被欺负
梅梅谈世界
2025-07-26 11:16: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