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叶问匆忙逃离大陆,身份神秘,闭口不谈大陆经历!震撼!当时,他连自己的妻子都没告知,直接在同事的警告下飞奔去了香港——因为那句致命的话:东江纵队回来了…… 叶问出生于1893年广东佛山的桑园叶家,祖上是佛山有名的大户,家产丰厚,宅院连着几条街,那个年代,佛山是岭南的商业重镇和武术之乡,街头随处可见比武切磋,孩子们打拳像吃饭一样平常,叶问七岁时,家里托人把他送去拜咏春拳老师陈华顺为师,陈华顺年纪大了,收他是最后一个徒弟,格外上心,他跟着师父练了六年,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可惜陈华顺去世早,叶问只学到一部分。 他十六岁那年被家人送到香港圣士提反书院读书,原本是想着读书考功名的,可他在香港遇到了一位关键人物——梁璧,梁璧是咏春名家梁赞的儿子,梁璧看到他底子不错,就把父亲的拳法传给了他,在那几年里,叶问的咏春拳技突飞猛进,等他从香港回到佛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拳师了。 但他并没有马上开武馆授徒,而是走上了另一条路,他进了国民政府的系统,做了警察,后来还做到佛山警察局的刑侦队长,那个时候的他,穿着长衫、戴着礼帽,出入有专人开路,警队里不少人都跟着他学拳,尤其是那些需要执行抓捕任务的一线干警,他也兼任武术教官,教军队和警察防身术。 可风光不过几年,1938年,日本人占了佛山,叶家的产业被没收,他从前的身份开始变得危险,日本人几次邀请他出任武术教官,他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为了避祸,他曾暂时离开佛山,到国统区藏身,这段时间,他靠朋友接济度日,日子过得比以前艰难得多,电影里那些他在擂台上对战日本武士的场面,其实并没有发生。 抗战结束后,他回到佛山,在警察局恢复了职务,从刑侦队长做到代理局长,这段时间,是他后半生中最安稳的一段岁月,他重新有了收入,有了地位,生活看起来又步入了正轨,但好景不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来,风向陡然转变,叶问的身份开始成为问题,他是国民党旧官员,还是地主家庭出身,传言还说他曾经参与镇压地下组织。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身份复杂的人往往难以自保,据佛山市档案馆保存的人事资料显示,他在1946年至1949年确实担任过刑警队长,而东江纵队在广东的清算行动也确实开始推进,虽然佛山并非主要清算区域,但他显然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悄无声息地做出了决定。 1949年深秋,他带着大女儿,留下了妻子张永成和其他三个孩子,从佛山出发,先逃到澳门,再转香港,没有告别,没有解释,只带了金条和通行证,他在香港用了一个假名“叶溢”,刻意把年龄报大了六岁,初到香港的日子非常艰难,他住在深水埗的狭小房间里,靠给饭店工会的工人教拳维持生活,起初只有寥寥几人,每月交几块钱学费,叶问也从不多计较。 为了适应这个新环境,他改变了过去只传内门弟子的传统,把教学变得更开放,他鼓励徒弟们彼此切磋,不必拘泥于套路,这种实战化的教学方式慢慢在工人圈子里传开了,学拳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武馆也从深水埗搬到了其他地方,规模逐渐扩大。 1950年代初期,有几位在街头遇见他打退歹徒的商人,主动向他拜师,靠口耳相传,他的名气慢慢恢复,1953年,香港的米价飞涨,他在经济上的压力依然很大,就在这时,他曾经的妻子张永成带着孩子来到香港,想要一家团聚,但现实太残酷,他们在不足十平米的房间里打地铺,住了不到一个月便离开了,临走时,张永成把最后半袋米藏在米缸底,说等米价降了就回来,可这一别竟成永诀,她在1960年病逝,两人再未相见。 叶问晚年再婚,和一位上海女子同居,育有两个孩子,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直到1962年才来到香港,父子之间隔膜重重,两个家庭在同一个屋檐下,气氛常常紧张,叶问平时不多言,但总会把张永成的照片压在枕头下。 咏春拳的传播在香港逐渐进入高峰期,1963年,他在新蒲岗为香港警察授拳,1967年,咏春体育会正式注册成立,他的弟子中,有人后来成为香港警务处长,有人把咏春拳传播到欧洲、美洲,梁挺更是把拳法标准化,制作成教材,传至65个国家,他的木人桩图纸被复刻了上万份,传遍全球。 可就在这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他的健康却每况愈下,晚年罹患喉癌,病情恶化,他仍坚持授徒,常常独自坐在通菜街的旧屋中,翻看从佛山寄来的照片,祖屋已经被改成街道工厂,妻子的坟头长满荒草,他一生未能再踏上故乡的土地。 1972年冬天,79岁的叶问病逝于香港,他的葬礼上,各地弟子纷纷从世界各国赶来送别,灵堂的正中,挂着他身穿长衫的照片,如今全球超过两百万人练咏春,四千多家武馆中,几乎每一间都供奉着那张照片。
50年代,叶问匆忙逃离大陆,身份神秘,闭口不谈大陆经历!震撼!当时,他连自己的妻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7-26 11:43:31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