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第一次出访名单确定,中美双双不在其中!7月25日,韩媒爆料韩国总统办公室书面

康安说历史 2025-07-28 20:24:40

韩国第一次出访名单确定,中美双双不在其中!7月25日,韩媒爆料韩国总统办公室书面简报,其实就讲了一件事,那就是李在明派往波兰、越南、澳大利亚、德国的特使团名单和访问日程,对此网友也很惊讶:是一点“大哥”的面子都不给? 韩国为啥这么做。李在明刚上台不久,他的外交政策和之前尹锡悦政府不太一样。尹锡悦那时候跟美国走得特别近,有点 “一边倒”,结果中韩关系变得挺紧张,经济上也吃了不少苦头。 李在明就想改改这局面,他主张 “实用外交”,说白了就是不管跟谁合作,只要对韩国有好处就行,别老在大国之间选边站。所以这次派特使去这四个国家,就是想多交几个朋友,别把鸡蛋都放在中美这两个篮子里。 波兰、越南、澳大利亚、德国这四个国家各有各的优势。波兰在欧洲,靠近乌克兰,韩国可能想在欧洲市场上分一杯羹,特别是在科技和军事方面。 越南在东南亚,经济发展挺快的,韩国企业在那边有不少投资,加强合作能让供应链更稳定。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韩国需要能源和矿产,而且澳大利亚在印太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德国是欧洲经济强国,技术先进,韩国想在高端制造业和绿色能源方面跟德国合作。 那中美为啥没在名单里?对中国来说,李在明其实挺想改善中韩关系的,他多次说过 “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代价”。但这次没直接派特使来中国,可能是想先看看中国的反应,也不想在敏感问题上刺激美国。 毕竟中美现在竞争挺激烈的,韩国夹在中间得小心点。对美国呢,李在明虽然还强调韩美同盟是外交根基,但不想像尹锡悦那样啥都听美国的。 美国最近在贸易和技术上给韩国施压,比如要求韩国半导体企业减少对华依赖,韩国心里肯定不舒服,想通过和其他国家合作来平衡一下。 有人可能会问,韩国这么做会不会得罪中美啊?其实李在明心里也清楚,不能把关系搞僵了。他一边派特使去其他国家,一边也在想办法缓和与中美关系。 比如,他计划在韩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候和中国领导人见面,还想恢复中韩高层互访。对美国,他也表示会继续深化韩美同盟,只是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从经济角度看,韩国这几年日子不太好过。2025 年出口数据下滑,特别是对华和对美出口跌得挺厉害。韩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太依赖中美市场风险太大。所以这次出访也是为了开拓新市场,减少对中美经济的依赖。 比如,韩国和波兰签了防务合同,卖武器给波兰,既能赚钱又能提升国际地位;和越南加强供应链合作,能让韩国企业在东南亚更有竞争力。 安全方面,韩国也有自己的考虑。朝鲜半岛局势一直不稳定,韩国想通过和其他国家合作来增强自身安全。 比如,和澳大利亚合作可能涉及印太地区的安全框架,和德国合作可能在军事技术上有突破。而且,韩国和北约的网络安全合作也在加强,这也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国内政治因素也不能忽视。李在明刚上台,需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通过外交成就来提升国内支持率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次出访四个国家,展示了他的独立外交政策,能让韩国民众觉得他在为国家利益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随大国。 不过,韩国这么做也有风险。过度分散外交资源可能导致合作不够深入,和某些国家的合作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 而且,中美作为世界大国,韩国不可能完全摆脱他们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两头不讨好,反而让韩国的外交空间更小。 总的来说,韩国这次特使团访问四个国家而不包括中美,是基于经济多元化、安全合作、国内政治和国际战略等多重因素的考量。这一行动反映了韩国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调整。 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后续的合作成果和中美反应,以评估其长期影响。韩国能不能在大国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真正的 “实用外交”,还得看李在明政府的智慧和执行力。

0 阅读:844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