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迪士尼那么有钱怎么也该开遍全世界,然而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迪士尼只敢开6

柳淮蕊 2025-07-30 01:19:14

很多人认为迪士尼那么有钱怎么也该开遍全世界,然而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迪士尼只敢开6家!不是他们不愿意开,而是因为他们门槛太高,普通国家的承载能力完全跟不上!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就拿咱中国来说,网传成都、重庆要建迪士尼,官方只能直接下场辟谣,因为迪士尼的选址,实在是太苛刻了。 上海迪士尼从谈判到开业,整整花了10年,人家得考察当地GDP、人口密度、交通条件,还得跟政府谈政策支持。 当年巴黎迪士尼之所以亏得血本无归,就因为选址离巴黎市区太近,游客都把它当“一日游”景点,根本不住酒店,生生把迪士尼的盈利模式给打乱了。 反观东京迪士尼,离东京市中心12公里,周边3000万人口,再加上日本人对迪士尼IP的狂热,人家年游客量超过3000万人次,才成了全球最赚钱的迪士尼之一。 有人就好奇,这迪士尼到底多能赚钱? 咱看最新数据,上海迪士尼年均收入超过87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迪士尼体验部门运营收入达到25亿美元,光国内乐园收入就增长了13%。 可建一座迪士尼,实在是太费钱了,上海迪士尼初始投资就花了55亿美元,光“疯狂动物城”主题区2000个机械角色研发就烧了14亿元。 更吓人的是日常运维,每天一睁眼,500万到800万美元就没了,这还不算人工、设备维护这些开销。 说到选址,迪士尼简直像在选“钻石矿”。 阿布扎比能拿下第七座乐园,是因为人家承诺打造“全球文旅集群”,亚斯岛已有法拉利世界、华纳兄弟乐园,年游客量超3000万,形成了生态协同。 可当年巴黎迪士尼,就因为法国政府低价给地,结果冬季严寒导致游客比预期少200万,再加上文化冲突——法国人爱喝红酒,迪士尼却禁售,生生把自己给坑了。 这教训告诉大家,选址不仅要看硬件,还得摸透当地文化脾气。 而且迪士尼不仅要赚钱,还要时刻保住自己的金字招牌,毕竟迪士尼最重要的就是口碑。 您看东京迪士尼,人家不直接投资,就靠授权模式,每年躺着收版权费。 上海迪士尼为了融入中国文化,光“十二朋友园”对应中国生肖的文化,调研就花了5年,城堡上的琉璃瓦和牡丹雕花改了200多次图纸。 这还不算,迪士尼还有个“333规则”:每3年淘汰30%旧项目,保留30%经典,新增30%高科技体验。 上海的“创极速光轮”排队4小时,“数字烟花系统”用3000架无人机取代部分烟花,既省钱又制造新噱头。 之所以做得那么细致,不仅是为游客们负责,更是为了自己的钱包负责。 现在迪士尼在新时代也玩起了新花样,就说阿布扎比项目,人家“零投资”,中东开发商出钱,迪士尼只输出IP和设计,坐收版权费。 螺旋水晶城堡融合阿拉伯风格,用虚幻引擎技术打造实时交互景点,目标直指4小时飞行圈内的50亿人口。 这叫轻资产运营,把风险转嫁给别人,自己稳赚不赔。 而且在饥饿营销这方面,迪士尼玩的也有一套。 上海迪士尼的玲娜贝儿,周边产品一上架就被抢空,黄牛价炒到原价十倍,有人凌晨5点排队,甚至憋到尿血,这背后就是迪士尼的“稀缺性”策略。 您以为这是偶然,那就大错特错,迪士尼常规商品不限购,可“达菲和朋友们”系列就是限量,通过社交媒体炒作,让粉丝觉得不买就亏了,这招实在是高。 有人可能想问,迪士尼这么牛,未来会不会开更多? 依我看太难了,现在全球第七座乐园都选在阿布扎比了,人家得保证每家乐园都是区域“独家旗舰”,避免内部竞争。 而且迪士尼现在更注重“质”而非“量”,毕竟建一座乐园动辄几十亿美元,运营成本又高,普通国家根本扛不住。 咱看迪士尼,不能只盯着它赚多少钱,还得琢磨它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选址到运营,从IP打造到营销策略,迪士尼每一步都精打细算。 这就叫“门槛高、风险大、回报稳”,普通企业想学,还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金刚钻。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