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重回广州之后,向同行的钱大钧提起一个姓严的大娘。蒋介石很回味的说:“不知道

熹然说历史 2025-08-04 00:15:26

蒋介石重回广州之后,向同行的钱大钧提起一个姓严的大娘。蒋介石很回味的说:“不知道现再还能不能再见她一面,让我们在回味回味当年的那种味道。” 一道看似普通的黄埔蛋,竟让蒋介石念念不忘十多年。1936年重回广州时,他专门提起了一位姓严的船民大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钱大钧又是如何回应这个看似平常却意味深长的请求? 说起这个故事,还得从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当校长那会儿说起。那时候的蒋介石正值壮年,每天忙着训练学生、处理军务,偶尔会坐着小游艇在珠江上巡视。有一回停靠黄埔港休息时,他尝到了一道令人难忘的菜——黄埔蛋。 黄埔炒蛋是广东省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出自广州市郊黄埔码头船民之手。这道菜的来历也挺有意思,一天黄昏,停泊在黄埔一广州水上船民突有亲友到访,一时买不到什么好菜,水中人家习惯在船尾养鸡,于是随手拾到鸡蛋炒了待客,急切间连葱都没有放,但那碟蛋炒的香嫩无比,客人连连称赞。 做这道菜的是一位姓严的老大娘,她的手艺在黄埔港一带是出了名的。黄埔炒蛋属于粤菜中的广州菜,特点是鲜嫩香滑,因制法源于广州黄埔,故名。严大娘做的黄埔蛋有个特点,就是嫩得像豆腐一样,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口感特别清香。 蒋介石这个人对吃还是挺讲究的。蒋介石很喜欢喝鸡汤,对鸡汤的依赖度很高。所以,每天都有专人为他熬鸡汤。他的饮食习惯比较固定,与爱吃西餐的宋美龄相反,蒋介石一生钟爱中餐。在他的日常菜单里,有三道菜必不可少,堪称”镇桌之宝”。这三道菜,一是一碗油而不腻的鸡汤;二是一碗”黄埔蛋”;三是一碟腌咸笋和芝麻酱。 钱大钧这个人,在蒋介石身边干了二十多年,从黄埔军校时期就跟着他。钱大钧生性儒雅,颇具书画诗词修养,且仪表堂堂,一派儒将风度。他为人不善言辞,也无不良嗜好,平日重视自身仪表,言谈谨慎。最重要的是,他特别会察言观色,对蒋介石的各种需求都能照顾得很周到。 1936年,蒋介石因为处理两广事变的事情重新回到广州。后来,钱大钧随同蒋介石一起飞往广州,住在黄埔军校旧址。站在熟悉的校园里,蒋介石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回想起当年创办军校的岁月,忽然想起了那道让他念念不忘的黄埔蛋。 有一次,蒋介石想起十年前在黄埔港乘游艇时,吃过游艇上一位姓严的老妈妈做的”黄埔蛋”,感到非常好吃,“鲜嫩无比”。于是他对身边的钱大钧说起了这件事,表达了想再见见那位严大娘的想法。 钱大钧听了之后,马上就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作为侍从室主任,满足蒋介石的各种要求就是他的工作。钱就带着两名侍从人员到附近农村访问。他们骑着自行车,沿着珠江边的小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严妈妈。严妈妈已年近六十,但还很健朗。钱大钧在田地里找到正在干农活的严大娘,说明来意后,严大娘很高兴地跟着他们回去了。 见到蒋介石时,严大娘表现得很自然,一点都不拘束。她主动提出要给蒋介石做黄埔蛋。于是来到黄埔军校,烹烧”黄埔蛋”。在厨房里,严大娘的手法娴熟,很快就做好了这道菜。蒋介石吃了心情大好,对钱大钧的办事能力也更加认可。 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意义不小。此事让蒋介石对钱大钧倍加器重。从这以后,钱大钧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了。不过钱大钧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贪财。有文章说,钱大钧在担任淞沪警备司令、武汉要塞司令以及保定行营主任期间,大肆贪污,在上海、苏州、南京以及北京、保定均有豪华私邸。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并改”钧”字为”钩”,讥讽他为”钩大钱”。 抗战胜利后,钱大钧当了上海市长,但他的贪污问题更严重了。上海市长钱大钧盗卖日、伪物资价值法币42亿元。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他被撤职。后来跟着蒋介石到了台湾,钱大钧到台湾后基本上已不涉入军事事务,在军方的职务仅有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虚职。 至于那位严大娘,史料里没有详细记载她后来的生活。但可以想象,能给蒋介石这样的大人物做菜,对一个普通的船民出身的老太太来说,肯定是她晚年生活中很特别的一段经历。蒋介石对”黄埔蛋”有浓郁的情节,吃了大半辈子——直到晚年时宋美龄因为鸡蛋胆固醇太高,取消了”一日一蛋”。 这个故事到最后,主从关系的微妙变化从日记中亦堪玩味。钱大钧曾经因为能够满足蒋介石的各种要求而受到重用,但后来因为贪污问题,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1982年,钱大钧在台湾去世,带走了他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一道黄埔蛋,见证了一段历史,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你觉得钱大钧当时寻找严大娘,真的只是为了满足蒋介石的口腹之欲吗?还是另有深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4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