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9日,邱清泉让12军副军长于一凡乘飞机去南京反省,等于变相解除他的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8-05 13:36:18

1949年1月9日,邱清泉让12军副军长于一凡乘飞机去南京反省,等于变相解除他的指挥权。于一凡见机场已在解放军炮火覆盖下,且已无飞机,便决定投诚。

1944年豫中会战,12军挨了重创,第一战区副长官汤恩伯让于一凡代理军长,重整部队。他花了好几个月,调整编制,补充装备,总算把部队拉扯起来。可汤恩伯这人,卸磨杀驴,直接让亲信舒荣空降当军长,把他踢回师长位置。国民党高层就这样,争权夺利,前线士兵卖命,后方却忙着内斗。于一凡的职务就这样卡着,1948年秋天,12军划到邱清泉第二兵团,他还是那个师长,后来被“提拔”成副军长,其实就是明升暗降,指挥权没了。徐州防线一天天缩水,前线败仗消息不断传来,国民党部队里军官扣军饷,士兵们厌战情绪高涨。淮海战役一开打,解放军那边纪律严,官兵齐心协力,这对比一摆,于一凡就开始动摇。

十二月,杜聿明带着直属部队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撤退,结果在陈官庄被解放军围住。包围圈里,国民党部队日子越来越难过。于一凡派手下偷偷去解放军阵地谈投诚的事儿,可邱清泉疑心重,早派督战队盯着12军,日夜监视,让他动弹不得。1月6日,解放军总攻开始,112师一个团直接投降了。邱清泉气炸了肺,对第五军军长熊笑三说,东北军靠不住,得派人盯紧于一凡。国民党内部这种不信任,简直是自掘坟墓。

到了1月9日早上,邱清泉把于一凡叫到兵团部,训了一顿,就让他去临时机场,乘飞机到南京反省。这命令一出,等于直接剥了他的兵权。邱清泉这家伙,脾气暴,绰号邱疯子,在国民党里头以狠辣出名,淮海战役中指挥第二兵团,本想靠机械化部队突围,结果被围得死死的。他下这个命令,纯粹是怕于一凡带部队投降,影响大局。机场那边,早被解放军炮火打得不成样子,根本没飞机可用。派去“护送”的军官一看情况不对,也溜了。于一凡没法执行命令,就决定投诚。这事儿,说白了是国民党高层猜忌心太重,自乱阵脚。

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在淮海战役里是主力之一,可从头到尾就没占到便宜。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打到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80万大军对解放军60万,结果被歼灭大半。陈官庄包围战是最后阶段,杜聿明集团被困四十多天,邱清泉兵团损失最惨。1月9日这天,国民党空军还试着空投毒气弹帮突围,可大部分没炸开,没起作用。邱清泉、李弥他们各自带人突围,邱清泉本人1月10日被击毙。于一凡的投诚,就发生在这种绝境下,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积累的结果。国民党部队内部,东北军背景的军官总被猜疑,邱清泉对他们下手狠,之前就调换政工人员,换嫡系军官,剥夺控制权。

于一凡投诚前,其实早有准备。他派亲信去谈,112师部分部队已经动摇。1月4日,他还去陈官庄参加杜聿明和邱清泉的会议,讨论用毒气弹突围的事儿。解放军1月6日总攻后,国民党防线崩得更快。于一凡见机场没法用,晚上回12军部,舒荣开会传达邱清泉命令,各军师自己突围,自求多福。他借口检查部队,带亲信离开,通过第五军岗哨时,厉声质问士兵,就过去了。接近解放军阵地,他举白旗喊话,就这么投诚了。

投诚后,于一凡先在华东军区高俘团改造,后来去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他态度还算积极,参加劳动和学习。有次菜园干活,一开始不会,慢慢熟练了,对别人说自己苦出身,当师长后不干活了,这次劳动有意义。小组讨论会上,他承认过去为国民党做事错了,现在愿改造。1961年12月25日特赦出来,本来能去全国政协工作,可家人都在南京,他就去了南京政协,和家人团聚,过晚年生活。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损失55万多人,解放军伤亡13万多,这仗打得国民党元气大伤,直接影响了长江防线。

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从12月15日到1月10日,重点就是歼灭杜聿明集团。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配合,包围陈官庄,国民党想空投补给,可飞机被打得不敢低飞。邱清泉兵团内部,投降事件频发,1月7日又有部队投诚。于一凡的决定,就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高层蒋介石求和失败,杜聿明还想拖,邱清泉则急着突围,可都没成。战役结束,解放军控制淮河以北大片地区,为渡江战役铺路。

于一凡的生平,也挺典型。东北军散了后,他辗转国民党部队,抗日有战功,可升迁慢。豫中会战后被贬,淮海时又被邱清泉架空。投诚不是一时冲动,早有苗头。国民党战犯名单里,他没上榜,可见不算首要人物。改造后,他过得平静,晚年和家人一起。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战场上求生本能,国民党败局已定,谁都不想陪葬。邱清泉那种疯子,带部队硬拼,到头来一无所获。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