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

如梦菲记 2025-08-05 18:19:22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4年秋天,江西庐山的山风还带着湿意,蒋介石在这里召开了一场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   他制定了一个名为“铁桶计划”的围剿方案,动用150万兵力,在红军周围修筑铁丝网和碉堡,步步推进,不留缝隙,想在最短时间内将红军全部围死在瑞金一带,这个计划保密等级极高,只在极少数高级将领中传达。   就在这些计划刚被定下不久,一位出席会议的国民党少将将计划的内容牢牢记下,他名叫莫雄,广东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过多次革命运动,在北伐中屡立战功,曾救过蒋介石的性命,深得信任。   后来两人因政见不合渐行渐远,莫雄被排挤出军界,一度避居澳门,1934年,蒋介石出于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又将他召回,并任命为赣南地区的保安司令,参与“剿共”事务。   莫雄参加庐山会议时,表面平静,心中却五味杂陈,他一直反感内战,不忍同胞自相残杀,更不愿眼看几万红军青年命丧围剿,当他拿到“铁桶计划”的文件后,整整一夜都没有合眼。   这一夜,他在营帐中独自踱步,脑中不断浮现出被围死的战士、满地血迹的苏区村庄,他知道,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施,红军将难逃灭顶之灾。   第二天清晨,他悄悄找来了自己手下的一位机要秘书项与年,这人是地下党员,长期与共产党保持联系,莫雄没有直接交代,只把情报交给他,让他想办法把消息送出去。   项与年明白其中利害,当即着手准备,他将情报抄写在字典中间的空白处,用特殊的密写药水处理,又将部分关键内容用透明纸细致地临摹下来。   为了掩人耳目,项与年换上一身破烂衣衫,在泥水沟里滚了一圈,把自己弄得污秽不堪,又找来石头砸断了四颗门牙,几天后,他披头散发、衣不遮体地混在人群中,扮作乞丐出发了。   他选择的是一条距离较近但敌军密集的路线,沿路设卡严密,国民党士兵检查极其严格。   他一路装疯卖傻,靠吃野果和河水勉强支撑身体,饿得瘦骨嶙峋,每经过一处哨卡,他都被捂着鼻子的哨兵驱赶,很少有人怀疑他这副模样能藏有什么机密。   经过六天的奔波,他终于到达苏区,当时的周恩来见到他时,根本认不出来是旧识,只看到一个浑身恶臭、形如枯槁的流浪汉,情报被送到之后,红军高层立即组织研究。   大家意识到,如果不及时行动,整个主力部队恐怕会被困死在原地,于是,中央紧急决定撤出中央苏区,组织大规模突围,这就是长征的开始。   10月中旬,红军主力八万六千人悄然出发,几天后,蒋介石的大军赶到,才发现瑞金早已人去楼空,他恼羞成怒,下令追击,却再也没有拦住红军的去路。   因为这份关键情报,红军才得以从围剿中脱身,保存了主力,也保住了革命的火种,这个转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而那个转折背后的人物,仍穿着国民党的军装,默默隐于敌营,不求功名,也无人知晓。   多年之后,新中国已经建立,莫雄留在了广东,他没有表露过过去的事,只想平静地生活。   但在1951年,他因为旧日身份被人检举,被逮捕下狱,当时,审查国民党旧军官的风气很严,莫雄的经历又过于复杂,很快被定为死刑。   就在这时,叶剑英听说了这件事,他曾是长征中的一员,知道红军能突围,多亏当年那份情报,他立刻上报毛主席,将莫雄的事讲得清清楚楚,毛主席听后指示:“这个人不能杀,他是我们的恩人。”   随后,中央派人调查此事,经过核实,莫雄的事迹被确认,他被立即释放,还被安排了合适的工作。   他这一生没有正式加入共产党,却始终支持革命,默默奉献,他从未张扬,也不愿居功,他只是把那一次选择,看作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晚年时,莫雄常对身边人说,他这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但当年那个决定,是他最无悔的选择。   1980年,莫雄在广东安然离世,享年89岁,他的名字未必出现在课本上,但那九万红军能走上长征之路,有他一份无声的功劳,他不是党员,却是党最信赖的同志,他用行动证明,信仰不分阵营,忠诚不在口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广东政协网——莫雄:党外志士助革命,隐秘壮举救红军

0 阅读:1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