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中国误击英国客机,美军为报复我军,派出12架战斗机在海南上空围剿中国两架战斗机,最终,中国战机敌众我寡被击落坠海牺牲,中国因此向被击落的英国客机赔偿37万英镑才了结此事。 “搞错了!”——一声枪响后的惊天巨浪 1954年7月23号,一架英国国泰航空的DC-4客机,编号VR-HEU,正从曼谷飞往香港。机上连乘客带机组,一共19个人。那时候的南海可不像现在,虽然风平浪静,但水面下全是暗流。当时咱们和对岸的老蒋斗得正凶,老蒋的飞机三天两头仗着有美国撑腰,伪装成民航机来咱们沿海搞侦察、搞破坏,甚至还敢飞到大陆内地撒传单。 这架英国客机,不巧就飞进了一条国民党军机经常用来搞事的航线上。 当时,咱们驻海口的空军部队接到警报,两架拉-11战斗机,就是苏联支援给我们的那种螺旋桨老飞机,立马升空拦截。飞行员是队长周振东和僚机宋香含。在那个年代,飞行员都是天之骄子,更是国家的宝贝疙瘩。 在高空,飞行员的视野和判断都受到极大限制。他们远远地看到这架没有明显国籍标志的大飞机,航线又那么“巧合”,立马就警惕起来。在多次警告无效后,他们按照命令,开了火。 一声令下,开火是军人的天职。但这一打,打错了。 客机中弹,浓烟滚滚,一头扎进了三亚外海。19个人里,最后只活下来9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了。英国人立马炸了锅,美国更是找到了借口,好像就等着这一刻。 事情发生第二天,咱们中央就查明了情况,马上做出反应。周总理亲自指示,外交部火速向英国方面承认,这是咱们前线部队在没有搞清楚情况下的误击,表示遗憾和歉意,并愿意承担赔偿。 这个态度,在当时的新中国来说,非常罕见。坦诚、负责。 要知道,那时候我们一穷二白,外交上更是举步维艰。但错了就是错了,我们认。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自信。 然而,有人不打算让这事儿就这么过去。 英国人还没说什么,美国人先跳出来了。 7月26日,也就是误击事件三天后,美国海军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浩浩荡荡开到了海南岛附近。航母是“菲律宾海”号和“大黄蜂”号,摆出了一副要打仗的架势。他们打的旗号是“人道主义救援”,要“保护国际航运安全”。 当天,咱们的飞行员周振东和宋香含再次驾机起飞,任务是巡逻警戒,保护正在海上搜救咱们自己失事飞行员船只。他们驾驶的,还是那两架拉-11。 当他们飞到三亚的榆林港上空时,迎头撞上了一大群美军飞机。多少架?足足12架! 全是美国航母上的AD-4“天袭者”攻击机。 这种飞机,比咱们的拉-11先进,火力也更猛。2架对12架,还都是螺旋桨飞机,这仗怎么打? 美国飞行员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他们看到两架带着红星的中国飞机后,毫不犹豫就扑了上去。当时的命令是“一旦遭遇,格杀勿论”。这哪是来救援的,分明就是来复仇和挑衅的。 我们的飞行员周振东,在无线电里留下了最后一句悲壮的呼喊:“他们冲我来了!开火!” 没有半分犹豫,没有一丝退缩。面对12倍于自己的敌人,咱们的飞行员选择了迎战。 这不是小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在海南岛的上空,两架孤零零的拉-11,像两个孤独的骑士,向着庞大的风车发起了冲锋。 战斗过程,短促而惨烈。几分钟后,周振东和宋香含的飞机先后被击落,坠入大海,两位英雄,血洒长空。 美军飞行员耀武扬威地返回航母,庆祝他们的“伟大胜利”。而我们,失去了两位勇敢的儿子。 美军耀武扬威之后,这事还没完。误击客机是事实,国际影响很坏,赔偿问题必须解决。 经过漫长的谈判,1954年底,中英双方达成协议。中国向英国赔偿36.7万英镑。 注意这个数字,36.7万英镑。 对于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新中国,这笔钱是勒紧了多少人的裤腰带才挤出来的。 我们付了这笔钱。这笔钱里,有我们为失误付出的代价,有对无辜生命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敢于承担责任的尊严。我们为自己犯的错买单,光明磊落。 可美国呢?他们悍然击落我们两架战斗机,杀害了我们两位飞行员,他们有过一句道歉吗?有过一分钱赔偿吗? 没有。一个字都没有。 这就是1954年,那个年代的丛林法则。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件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警惕心。 第二,实力是赢得尊重的基础,但责任让实力变得伟大。 第三,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民族捍卫主权的决心。 71年前,我们的飞行员敢于用2架螺旋桨飞机硬刚美军12架先进战机。这种“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的精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今天的我们,装备好了,腰杆硬了,但这种精神内核,一点都不能少。
当年英国人发明雷达之后,为了不让德国人知道雷达的作用,他们在社会上拼命的宣传说,
【1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