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为什么质疑24小时高环耐力赛
震哥,来点资料反驳你一下,tag不是我写的,参与一下,介意我就改了
你知道很多纯电车根本维持不住 200kph 的极速吗,
而小米 YU7 在测试中除去充电时间,行驶时的平均时速超过 210km
恐怕目前市面上25 万以上的纯电车,能持续维持 210kph 的车也没几辆,因为持续极速 210 以上,对电机的要求是很高的。
拿小米 yu7 举例,210kph以上巡航的输出功率约 140kw,这时候电机的转速已经很高,效率已经偏离了峰值区域了。所以发热量会比较大,预计会超过9kw
双电机,散热压力 9kw,还是持续的,绝大多数乘用车根本应付不过来了。
再说电池散热问题,因为整个测试,电机有机会休息,电池却没有。超快充和大功率放电交替进行,电池的散热也是很多车型根本搞不定的。
可惜现在工信部不再公布此项数据了,之前蔚来ET7的 30 分钟最高时速只有 180kph,所以根本不敢应战
从图 2 的电机参数可以看到,蔚来 ET7 的电机规格一点也没抠抠索索,但持续极速就是稳不住 180 以上。
上次小米 YU7 的测试,这次小鹏 P7 计划测试,都是对自己电驱性能、充电性能的巨大自信。
技术领先,真的就是敢做,不然无论哪一家,干翻流量王小米,都是泼天的富贵,请问为什么大家都不来蹭个流量呢
纯粹就是车企自己摸底了,技术水平达不到干翻小米的水平,不如做个鸵鸟,其实家用车这个都不能算卖点,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