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迹:毛泽东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修改

金台资讯 2025-08-12 14:11:28

图片中的这份档案,是毛泽东亲自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的修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讨论并通过的。这次会议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作了充足的准备。

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六届七中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总结整风运动的经验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作准备。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7人,列席会议的各中央局、分局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12人。

六届七中全会原本打算开两个月,但由于时局的发展,最终断断续续开了11个月,先后召开了8次全体会议,成为我党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中央全会。

1944年5月21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七中全会的两项任务(准备七大和在全会期间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并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报告,讲抗日准备时期和抗战时期的主要问题。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五人组成大会主席团,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主席。会议决定,在全会期间由主席团处理日常工作,政治局和书记处停止行使职权。会议同意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提出的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六点意见,并形成决议。

1944年6月5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工作问题。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指示指出:“不占领大城市与交通要道,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指示要求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各区党委“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必须把争取敌占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及准备群众武装起义这种工作,提到极重要地位”,“以期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就能收获显著成绩,准备配合世界大事变,在时机成熟时,夺取在有我强大军队与强大根据地附近的一切敌占城市与交通要道”。

这以后,国内外形势在进一步发生变化。英、美两军成功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先后到延安,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方面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渠道。国民党政府则因为在豫湘桂战役中的大溃败,导致国内要求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主张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从1944年11月9日到1945年2月18日,又先后举行了四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毛泽东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谈判、周恩来去重庆谈判、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等问题。

1945年3月31日,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为七大准备的政治报告草案和党章草案。毛泽东对《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草案作说明,指出:现在是有更大的希望的时期,我们应在此时机提出适当的纲领,动员全国人民来实现。刘少奇对党章草案作说明时指出:党章照顾了现在和将来,一方面肯定了严肃性,一方面允许了灵活性。以毛泽东思想来贯穿党章,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特点。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准备向党的七大作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七大主席团、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和会议日程等问题。

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七中全会期间中共中央为准备七大所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会议一开始,就成立了由毛泽东直接领导,任弼时主持,刘少奇、康生、周恩来、张闻天、彭真、高岗、博古参加的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来筹办此项工作。起草工作历时一年,反复斟酌,数易其稿。其中,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就达七次之多。决议原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通过,为了使党的七大能集中精力讨论抗战建国方针问题,改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讨论通过。

决议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第二部分简单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历史教训,提出总结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第四部分从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左”倾路线的错误所在。第五部分对“左”倾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号召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并着重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以达到进一步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倾向之目的。决议最后一部分再次肯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强调了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必然性。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的斗争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和概括,特别对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了正式结论,有着深远的意义。

决议通过前,毛泽东就决议内容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说明。在讲话中,毛泽东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对党内一些曾经犯过错的同志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了“治病救人”的方针。他解释说:“错误不是少数人的问题,写几个名字很容易,但问题不在他们几个人。如果简单地处理几个人,不总结历史经验,就会像过去陈独秀犯了错误以后党还继续犯错误一样。”“政治上过去犯过错误现在改正了的同志,我们都要团结他们,全党要像决议上所说的团结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最后,毛泽东还作了自身反省,认为决议尽管从全党利益的角度出发,把很多功劳都挂在自己头上,但这并不是说明自己没有缺点错误。

毛泽东的讲话使党内思想取得了一致,顺利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至此,六届七中全会完成了全部议程,延安整风运动也胜利结束,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继续奋斗前进。

1 阅读: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