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简直丧尽天良!”8月8日报道四川成都,一女子放暑假回家发现,自己74岁的爷爷莫名其妙成了“带货主播”,还和四川某公司签订了协议,并要求老人支付2690元的培训费,然而,教学视频却是零成本的搬运视频,女子要求退款时,不仅遭到拒绝,公司甚至直接失联…… 封面新闻:74岁老人刷视频时签约直播带货 家属:对方拒绝退款,已报警 当李女士兴冲冲地推开老家大门时,看见的,是一幅让她又好气又好笑的景象。74岁的爷爷正襟危坐,面前小桌上,一盏简陋的台灯照着个手机支架,屏幕上正是直播界面。 他正对着镜头,用一种略显笨拙的腔调模仿着主播:“宝子们,这个东西质量好得很,快来买哦。”李女士这下看懵了,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的。 谁知,这并不是一出老人追赶潮流的温馨小品,而是一场数字狩猎的收网时刻。 这场狩猎的目标并非随机,它的猎场精准地划定在中国2.8亿的60岁以上人口中。数据显示,这些长辈里超过1.53亿人已经上网,其中近四成每天刷短视频超过两小时。 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某些机构眼里,就是一个待开发的“流量富矿”。他们之所以成为“完美猎物”,也并非因为愚笨。 恰恰相反,这群人被看中的是另一个特点,对电商、AI这类新概念摸不着头脑,容易被几个专业名词唬住,关键是退休后没事干,就渴望自己还能发光发热。 就像李女士的爷爷,他最初的想法很单纯,给家里减轻压力,给孙女赚点零用钱。再说了,老人往往对外人的示好缺乏戒心,几句嘘寒问暖就能换来信任。 最关键的是很多老人要么是比较爱面子,要么是不愿意去麻烦孩子,宁可自己摸索,而这恰好给骗子留出了独立接触和精准洗脑的空间。 骗子们早已备好了一套流程化的“围猎”手册。一则“电商AI带货,零门槛、零风险,每天轻松赚500元!”的广告,配上几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成功直播的画面,轻易就点燃了爷爷心中的希望。 他一点链接,“筛选与驯化”就来了。一个自称“导师”的人主动加了微信,用一套话术展开攻心:“叔叔,您这气质,肯定能当网红!”“我们有专业团队,包教包会,让您轻松赚钱。”几番甜言蜜语下来,爷爷心花怒放。 结果千把块培训费一交,收到的快递里只有一点基础直播道具,外加一份网上随手就能找到的“直播流程”手册。那个所谓的“百万带货班”微信群,也不过是骗子的“优质韭菜群”。 这还没完,更缺德的还在后头,爷爷直播了半个月,别说赚钱,连个观众都没有,心里急得不行。 这时,“导师”的二次收割计划登场了,催他再花几千块购买“升级课”。而当初协议里承诺的“营业额不达标全额退款”,标准竟是高达6万元的营业额,这等于从法律上就堵死了老人的退路。 当回到家的孙女戳破这一切时,爷爷的“致富梦”碎了一地。打公司的电话,却没一个接的;那个和蔼可亲的“导师”也变成了冷冰冰的“用户不存在”。 真相是,这家公司不仅没有电商资质,注册地也是虚拟的,早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对爷爷而言,这不只是2690元的损失,更是沉重的精神打击。 他从一个想“帮你减轻负担”的自豪长辈,变成了一个反复自责“是我太傻了”的失落老人。这种信任被践踏、自我价值被否定的伤害,远比钱没了更让人心痛。 愤怒的李女士没有放弃,她带着爷爷收集证据,走向了市场监管部门,案件最终被移交警方处理。 李女士爷爷的遭遇,是这个时代无数家庭都可能面临的困境缩影。受骗,从来不是因为“傻”,而是人性深处的渴望与信任,被技术和骗术精准地利用与放大了。 真正的保护,或许不是把他们和数字世界隔绝开,而是需要家庭的陪伴、平台的责任和社会的共治,一起帮他们安全地融入这个新时代。
这老板娘火了!四川,女生送外卖时摔倒在一家火锅店门口,老板娘看到女生受伤就问她父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