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6月郑州,一男子在上厕所时,突然感觉肛门剧痛,还出了血。岂料,回头

炎左吖吖 2025-08-13 09:38:52

“太可怕了。”6月郑州,一男子在上厕所时,突然感觉肛门剧痛,还出了血。岂料,回头看时,竟然有一段肠子从肛门里掉了出来,而且长达整整13公分,最后,肛肠科医生的一句话让不知原因的男子瞬间清醒。网友:太牛了,蹲两个小时怎么做到的? 在郑州某小区, 33岁的张先生像过去每一个早晨一样,拿着手机走进卫生间。 他习惯性的坐在马桶上,点开短视频APP,准备畅快淋漓一下。 先是刷视频,后来觉得不过瘾,又开了游戏软件。 手指在不断滑动,一小时已经过去了,他浑然不觉。 一个半小时,他依然沉浸。 突然,他感受到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从肛门处袭来! 他倒吸一口冷气,低头一看在马桶里一片鲜红。 更让他魂飞魄散的是,一段暗红色的、约13厘米长的肠状物,竟从肛门脱落而出! 他恐惧的挣扎着拨通了120,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快救救我!我的肠子、肠子掉出来了!” 救护车在接到他的求救电话后呼啸而至,将他送往医院。 急诊室里,肛肠科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是三度直肠脱垂,全层脱出,必须马上手术。” 其实,张先生并非遭遇了什么离奇事故,而是因为一个现代人每天都有的日常“马桶刷屏”。 三年来,他几乎每天清晨都会在厕所里待一到两个小时,他甚至已经习惯了,要是没去还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刷短视频、看新闻、打游戏,让他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身体的细微警告。 他或许偶尔感到肛门不适或轻微出血,但从未在意,总以为是“上火”或“痔疮犯了”,殊不知,危险正日复一日地累积。 直肠和盆底肌群,在持续高压下逐渐失去弹性,最终酿成了这场“脱垂”事件。 医学上,张先生所患的是最严重的“三度直肠脱垂”。 这绝非简单的“痔疮”或“黏膜外翻”。 想象一下,直肠壁就像一条湿毛巾,当人长时间保持坐姿或蹲姿,尤其是用力排便时,腹压会持续增高。 这种压力很大,会反复向下推挤直肠。 正常情况下,盆底肌群和肛门括约肌像一张网兜,能牢牢兜住脏器。 但长期承受这种异常压力,这张“网兜”就会像过度拉伸的老化橡皮筋,逐渐松弛、失去张力。 与此同时,直肠黏膜层与肌层之间的连接也可能在反复牵拉下变得脆弱、分离。 最终,整段直肠壁完全脱出体外,无法自行回缩。 张先生那脱垂的13厘米肠管,正是这种情况。 若不及时手术复位,脱垂的肠管可能因缺血而坏死,后果不堪设想。 令人忧心的是,张先生的遭遇绝非孤例。 近年来,类似因长时间蹲厕刷手机导致直肠脱垂或严重痔疮的病例在各级医院肛肠科呈明显上升趋势。 有省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此类病例激增了37%,其中25-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高达68%! 更触目惊心的是,约90%的患者都有“厕所玩手机”的习惯,不少人甚至像张先生一样,在马桶上一坐就是一两小时,直到手机电量耗尽才肯起身。 手机的魔力,让人忘记了排便本应是一个短暂、自然的生理过程,最佳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超过这个时限,就会逐渐影响腹压和盆底肌的异常受力,为健康危机埋下伏笔。 除了脱垂,长时间蹲厕刷手机还带来一系列连锁健康风险。 久坐马桶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是诱发和加重痔疮的重要因素。 注意力被手机分散,可能干扰排便,久而久之导致便秘。 而便秘反过来又会增加排便时的用力程度和时间,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女性,尤其是产后女性,以及中老年人,盆底肌本已相对薄弱,这种习惯更会显著增加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 张先生用13厘米的脱垂肠管和一次紧急手术,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其实简单但却需毅力。 核心就是两个字:戒“久”。 首先,如厕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分钟。 其次,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及时如厕,也不要长时间无谓蹲坐。 最后,注重日常保健,饮食中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充足饮水,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张先生的经历,那13厘米脱垂的肠管,不仅是他个人的噩梦,更是对沉迷于“马桶时光”的现代人的一记当头棒。 主要信源:(环球网——很多男人在厕所沉迷玩手机?有人一做就是2小时,紧急送医抢救,留下...)

0 阅读:288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