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贵州某中学一个男生想复读,校长已经拒绝了他4次:“我都跟你说了,真不行!”不料,男生“扑通”一声跪地!校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你这是干啥,快起来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贵州望谟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刘秀祥出生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刚刚能模糊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因病离世,那一年他才四岁,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母亲受不了冲击,精神开始错乱,她不再说话正常,常常把地上的烂菜叶捡起来当饭吃,眼神空洞,像丢了魂,哥哥姐姐也很快离开了家,从此音信全无,剩下的,是一个孩子和一个疯了的母亲。 刘秀祥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孩子,他从十岁起就学着上山砍柴,挖野菜,种地喂猪,什么能换来一点点钱,他就去做,天还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肩膀磨破,手掌起泡,他都咬牙扛着,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让母亲活下去,哪怕吃得差一点、住得苦一点,也要撑下去。 在这样的生活里,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继续读书,可幸好,小学的老师发现了他家的情况,偷偷帮他交了学费,那年,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关上了门,读书这件事,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相信,只要读得好,就能走出山沟。 刘秀祥的成绩一直不错,小学毕业时,在全县考了第三,他考上了重点中学,可一想到母亲无人照顾,他又犹豫了,他没法抛下母亲不管,于是他做了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决定:带着母亲一起进县城读书。 他在学校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住,只能花200块租下一个废弃的猪圈,他清理出一小块地方,用塑料布和旧纸板把漏洞堵上,把破床垫铺在角落,那就是他们的“家”,母亲坐在那儿,咿咿呀呀地笑着,他却觉得安心,因为这个地方,至少能遮风避雨。 每天放学,刘秀祥就去捡废品,周末搬砖、抬水泥,每周最多挣二十多块钱,交完母亲的生活费,剩下的只能买点米,他常常饿着肚子去上课,有时为了省下一顿饭,他就喝点白开水拌饭充饥,身上总带着味道,同学都觉得他怪,但他从不解释,只有在深夜,他才会一个人蹲在猪圈门口,拿着手电筒背单词,墙上贴着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旧报纸,用来反光,好节省电池。 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三年,可高考前的一周,他终于病倒了,连着几天高烧不退,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去考试,结果只差6分,知道成绩的那一刻,他瘫坐在地上,脑子一片空白,他不是不努力,而是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他甚至想过,就此结束这一切,太累了,太难了。 但他还是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本,看到一句话提醒了他——世界上还有人连脚都没有,他突然清醒过来,只要母亲还在,他就不能倒下,他决定复读,重新来过。 他去学校找校长,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但因为不符合规定,他连续被拒了四次,第五次,他跪了下来,他不是为了可怜自己,而是想争取一线希望,最终,校长被他的坚持打动,破例让他复读,他重新站上了教室讲台,用命一样的姿态去学习。 那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成功被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录取,他带着母亲坐绿皮火车北上,沿路吃的是干馒头和咸菜,他口袋里只有60块钱,到了学校后,他没有拿一分捐款,他觉得自己有手有脚,能靠力气养活母亲,也能靠力气读完大学。 他找了几份兼职,白天上课,晚上洗碗、搬运货物,挣来的钱,第一份给母亲买药,第二份寄给老家几个捡废品时认识的小孩读书,最后才是自己的生活费,他从不说自己苦,因为觉得这些都值得。 最困难的时候,有同学送他一罐咸菜,他吃了整整一个月,他的饭盒里只有米饭和开水,但他从来不抱怨,他知道,自己曾经走在崩溃边缘,如今这一切,都是从那一跪开始的改变。 大学毕业那年,北京一家公司愿意给他55万年薪,他犹豫了,就在他要签约的前一天,电话响了,是他资助的一个女孩,她哭着说,家里要她嫁人,不让再读书了,他没有多说什么,放下电话,收拾行李,坐上了回贵州的火车。 他回到了望谟县,回到了那片他曾拼命想逃离的土地,他成了一名高中老师,他接手的那个班级,学生的中考分数最低才一百出头,最高也不过两百多,很多孩子上课趴着睡觉,觉得反正也考不上大学,他没有责怪谁,只是把他们一个个叫到家里吃饭,讲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再穷也不能放弃读书的希望。 三年后,这个班的47个学生,全都考上了大学,那个当初只有258分的学生,后来高考考了586分。 他没有停下脚步,他骑着摩托车,跑遍了200多个村寨,劝那些快要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摩托车骑坏了一辆又一辆,十年间换了八辆,他劝过一个准备嫁人的女孩,他说得很直白,如果她现在嫁人,就会困在山里一辈子;如果她选择读书,不光能改变自己,还能带着全家走出去,女孩最后考上了师范大学。 信息来源:刘秀祥:走出大山从来都不是为了逃离2024年09月10日凤凰网公益
2007年,贵州某中学一个男生想复读,校长已经拒绝了他4次:“我都跟你说了,真不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19 00:45:43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