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28岁的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哑巴女乞丐买了两碗面,可在吃完后,这个女乞丐

浅笑对风吟 2025-08-21 19:37:21

1977年,28岁的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哑巴女乞丐买了两碗面,可在吃完后,这个女乞丐跟着他不走,无奈之下只能带回家,可没想到十年之后得知哑女真实身份,谢炳义连忙报警。 谢炳义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响应号召去乡村劳动。他在那几年里,主要靠木工手艺帮村民盖房修家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几年后,他因为表现好,得到回城机会,就进了建筑队干活。那时候,北京的工地到处是尘土飞扬,他每天扛砖头、拌水泥,工资不高,但够养家。母亲总念叨他28岁了还没对象,他自己也觉得生活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下去。谁知道那年秋天,一切都变了。 回城后的谢炳义,工作稳定下来后,生活节奏慢了点。他平时下班就回家帮忙做家务,偶尔和工友聊聊农村那些事。知青经历让他更懂得吃苦,村里缺啥他就帮着补啥,回城后他也没闲着,继续在建筑队出力。母亲看他单身,总想给他介绍对象,但他觉得缘分得慢慢来。那时候,北京街头还挺乱的,乞丐不少,他见惯了穷苦人,总想帮一把手。 谢炳义的早年下乡,让他学会了不少生存技能。比如在村里,他不光修房子,还帮着种地、打井,村民们都夸他实诚。回城后,他把这些本事用到工地上,很快就成了骨干。28岁那年,他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但心里还惦记着农村那些老乡。母亲年纪大了,总催他结婚生子,他答应着但没行动。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遇见那个哑巴女乞丐。 那个下午,谢炳义下班路上看到女乞丐在垃圾桶边翻东西,他就买了两碗面,一碗自己吃,一碗给她。她吃完后,就跟着他走,怎么赶都不走。他试着问她,她不出声,原来是哑巴。他觉得可怜,就带回家了。母亲一开始不乐意,觉得丢人,但看她能干活,也就留下了。她在家帮忙洗衣做饭,啥活都抢着干,谢炳义看她勤快,慢慢接受了。 相处一段时间后,谢炳义发现她不光哑巴,还挺聪明的。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针线活也拿手。他上班时,她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他下班能歇口气。母亲虽有意见,但见家里轻松不少,也没再说啥。几个月过去,谢炳义觉得她可靠,就决定娶她。婚礼简单,就请了亲戚邻居吃顿饭。婚后,她更用心照顾家,还生了龙凤胎,一家子热闹起来。 孩子们出生后,谢炳义的日子过得更踏实。他继续在建筑队干活,收入够养家。她在家带孩子,教他们手势交流,虽然哑巴,但母爱一点不少。十年时间眨眼过去,一家子其乐融融。谢炳义有时会想,当初那碗面改变了多少事。但平静总有打破的时候,1986年,一个醉汉找上门来。 醉汉一进门,就指着哑女说是自己媳妇,当年被他打跑了,现在来带她回去。谢炳义一听,马上报警。警察查了查,发现醉汉没撒谎,他是哑女的前夫,常年喝酒打人,哑女就是逃出来的。她看到醉汉,就躲在谢炳义身后。谢炳义和哑女已经感情深厚,不想让她回去,就拿出一笔钱给醉汉,让他走人。醉汉拿了钱,签字同意,从此没再出现。 事情解决后,谢炳义一家继续过日子。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工作,一家子没啥大风浪。哑女还是那样勤快,帮着带孙子孙女。谢炳义退休后,帮她分担家务,日子平淡但稳当。醉汉那种人,谢炳义没多想,就当是花钱买太平。生活本就这样,好人总有好报。

0 阅读:0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