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钱玄同教授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在学校有一个绰号,很俗气。他哈哈大笑,随即把绰号变成了真名。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名字之后响彻中华大地,无人不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会儿钱三强还叫钱秉穹,正跟着父亲在北京孔德学校念书。这孩子从小就是个“三强选手”,品德拔尖儿、功课扎实、身体倍儿棒。同学见他总排老三,打球又猛,顺口喊他“三强”。 有回同学写信找他,落款自称“大弱”,抬头就写着“三强收”。这信被钱玄同一眼扫见,非但没恼,反倒拍腿叫绝:“好!德强、智强、体强,这名字透着新气象!” 转头就和儿子商量改名。少年钱秉穹挠挠头笑了:“行啊,听着挺带劲!”谁曾想,这个随手改的名字,日后成了中国科技界的一座丰碑。 钱家本是书香门第,钱玄同搞文字改革、倡白话文,家里堆满古籍。可钱三强偏盯上了新玩意儿—科学。 十七岁那年,他在书摊上撞见孙中山的《建国方略》,里头画的铁路网、大港口让他心头直跳。回家撂下话:“我想造大桥!”钱玄同半点没拦着:“闯去吧!” 这一闯就闯进了清华物理系,1936年毕业时,北平已危如累卵。同学抄起家伙抗日,钱三强攥着实验数据发愣。父亲一句话点醒他:“打仗不光靠血性,更要硬家伙!” 他转身扎进严济慈的实验室,守着光谱仪熬通宵。一年后,法国居里实验室的留学机会砸过来,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居里,全球核物理的圣殿啊! 可父母双双病倒,他急得在病床前打转。钱玄同咳着催他:“走!学不成真本事,回来也白搭!” 在巴黎,钱三强玩命啃核物理,一天只睡四小时。伊雷娜都惊了:“这中国人实验室里安家了!”更绝的是,他遇见了清华老同学何泽慧。 俩人在铀核裂变实验里较劲,硬是从原子碎片中揪出“三分裂”“四分裂”现象。 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拍给他,报纸狂吹“中国的居里夫妇”。可夜深翻家书时,他总想起父亲病榻上的话:“科学再新,得回家落地!” 1948年,夫妇俩抱着半岁女儿,拎只旧皮箱登船回国。伊雷娜偷偷塞来一份大礼,放射性镭样品。“中国需要这个。” 她太懂这个学生了,箱底还压着十几本实验笔记,全是钱三强手抄的尖端技术。 回国一看,心凉半截。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穷得叮当响,显微镜都得排队用。钱三强翻遍库房,只找见几卷发黄的草纸。 他咬牙开干,白天骑自行车满城挖人才,晚上趴桌上画反应堆草图。有人笑他异想天开:“饭都吃不饱,还想搞原子弹?”他梗着脖子回:“没原子弹,往后更吃不上饭!” 1955年,中央密令造原子弹。钱三强成了“挖人狂魔”,邓稼先被他从北大教室拽走,彭桓武被他从英国来信催回国。见人就说:“来!咱们放个大炮仗!” 苏联专家撤走那晚,基地厕所的手纸都被卷跑了。钱三强蹲在沙地上划拉公式:“他们走了,咱自己炸!” 最苦时,青海基地的人饿着肚子打算盘。算错一页,几个月白干。钱三强揣着硝酸甘油片奔波,高原反应吐得昏天黑地。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指挥所里炸了锅,同事突然推他:“钱公,今天您生日啊!” 五十一岁的他盯着蘑菇云,眼泪唰地下来了。三十年前父亲改的那个名字,终究在这片沙海里震天响。 钱三强这名字,听着土气,藏着大智慧。德强,是他扔下法国勋章回国吃窝头的赤诚;智强,是他从零造出原子反应堆的狠劲;体强,是他奔命戈壁二十年的硬骨头。当年钱玄同随手改的三个字,早化成中国科技人的脊梁。 如今浙江湖州的钱三强故居里,还挂着他手书:“科学为人类谋幸福。”这话不是写在纸上,是刻在大漠风沙中的。那个被同学喊“三强”的少年,终究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强,得有真本事! 信息来源: 小康杂志社—“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毛主席亲问粟裕:顶撞你的大将撤不撤职,粟裕的回答令人敬佩“粟裕同志,宋时轮是不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