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上海,一91岁老太留下遗嘱,要把全部财产留给干儿子,不久老太去世,干儿子拿着遗嘱,要求继承老太所有遗产,老太亲孙子不愿意了,奶奶晚年,由我父亲照顾,父亲重病之后,把奶奶送到养老院,不定期探望,后来,我父亲去世,我去养老院接奶奶,发现奶奶被她干儿子带走后藏匿,再也找不到了,奶奶立过公证遗嘱,房子归我,存款归其他子女,奶奶有亲生子女和孙子,怎么会把遗产全给一个外人? 信源:光明网8月23日讯——上海九旬老太立下离奇遗书,亲孙子与“干儿子”对簿公堂……判了! 都说养儿防老,可是谁能想到有儿子有孙子而且一家人都关系不错的王老太太,手握着每月上万元的养老钱,临走前过的居然是这样的日子…… 2024年4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情复杂,引人深思。一名叫老刘的男子,与已故的王老太并无血缘关系,却以原告身份站上法庭。 他手持一份遗嘱,要求独占王老太全部遗产,甚至将老太的亲人告上法庭。老刘在法庭上自称“干儿子”,声称自己对王老太悉心照料,老人是感激这份情分才要将所有财产留给自己。 然而,王老太的孙子小林,作为被告之一,在法庭上道出了完全不同的事实。他指出,王老太晚年主要由其父亲大林,也就是王老太的亲生儿子,尽心照顾。 直到2016年,大林因健康状况不佳,才将母亲送入养老院。即便如此,在此期间,王老太的家人从未停止探望,亲情关怀一直都在。 大林于2020年去世。父亲离世后,小林计划去养老院接管奶奶王老太的照料事宜,希望能继续尽到孙辈的孝心。 可当小林赶到养老院时,却被告知一个惊人的消息:早在2019年底,王老太就被一个自称“干儿子”的老刘接走了。 从此以后,王老太便杳无音讯,小林和亲属多方寻找都未果,直到被起诉才得知奶奶已经离世。 法官在审阅老刘提交的代书遗嘱见证录像时,发现了许多疑点。视频中,91岁的王老太竟然称老刘为自己的“大儿子”。 然而王老太的亲生儿子大林已于2020年去世,这与录像中提到的时间点完全对不上。为遗嘱作证的律师也证实,老刘在委托他们时,并未告知自己与王老太并非亲生母子关系。 为查明真相,法官亲赴王老太在山东某农村的最后居住地进行实地调查。这次调查,揭露了老刘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恶意行径。 医院的抢救记录显示,2023年12月22日的病历记载,王老太“已昏迷、呼吸困难六小时”。记录还显示,六小时前家属就发现她呼之不应。 然而,医院接到急救电话的时间却是当天上午10点54分。这意味着老刘明知道老太太要不行了,却拖延了数小时才拨打急救电话。 这种行为直接延误了王老太的宝贵抢救时机。更令人不齿的是,王老太去世后,老刘既没有通知她的亲属。他也没有妥善安置遗体,完全无视基本的伦理道德。 老刘竟将王老太的骨灰往深山老林里随便一扔就不管了! 当被法官问及老太20万存款的去向时,老刘先是声称是王老太“赠与”给他的。在庭审中,老刘又改口称“全给王老太买药了”,但他却始终无法提供任何赠与或购药的合法凭证。 法院认为老刘编造虚假身份,恶意阻断老人与家人联系。使王老太在被蒙蔽的状态下订立了遗嘱。因此,法院最终裁定老刘所提供的遗嘱无效。 在老刘的代书遗嘱被裁定无效后,王老太的另一份关键遗嘱浮出水面。小林在庭审中提供了一份2014年的公证遗嘱作为关键证据。 该公证遗嘱明确指定,王老太名下的房产将由她的孙子小林继承,存款则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分配给其他子女。 最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于2024年7月31日作出终审判决。判令老刘必须返还其私自取走的20余万元存款。同时,王老太名下的房产则由孙子小林合法继承。 老刘对一审判决不服,但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可见任何以虚假情感和恶意隔离为手段,试图操控他人意愿并侵占遗产的行为,都将受到制裁。 这个案例也提醒社会,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护,特别是其精神层面的脆弱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老人的信任进行欺诈。
[太阳]上海,一91岁老太留下遗嘱,要把全部财产留给干儿子,不久老太去世,干儿子
冰枫看历史
2025-08-25 16:46: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