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抵美遭“最低规格礼宾接待”,韩网民埋怨“跪得不彻底”,美媒彻底嗨了:韩国能帮我们对付中国 韩国总统李在明抵达美国,迎接仪式简单到只有两人露面,这让许多人揣测美韩关系是否藏着暗流。韩国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是对国家颜面的打击,美媒却兴致勃勃,期待韩国在对抗区域对手上出力。这样的开头,究竟预示着怎样的外交博弈? 韩国政治格局在2025年发生转变,李在明作为民主党成员当选总统,标志着从保守派向进步派的权力转移。他上任后强调经济改革和社会公平,赢得城市选民和年轻群体的支持。面对国内不平等加剧的问题,他的政策转向内部调整,同时在外交上寻求平衡。 就任两个多月后,李在明选择先访问日本,而不是遵循传统优先访美。这次行程于8月23日进行,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讨论历史分歧和经济合作,旨在强化区域联盟。分析指出,此举反映出韩国在新政府领导下试图缓和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同时应对北韩导弹威胁带来的安全压力。 李在明政府还面临北韩的持续挑衅,包括新型导弹试射,这加剧了半岛局势的不稳定。他的团队在访美前已通过顾问讨论贸易关税和军事负担,旨在维护国家利益。韩国派特使访华,转交李在明给中国领导人的信函,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显示出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的意图。 访美行程于8月24日下午启动,李在明乘专机抵达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美方迎接人员仅限于国务院礼宾司副司长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这种安排被韩国媒体解读为最低规格礼宾待遇。相比以往韩总统访美时的高层官员陪同,这次明显简化,引发韩国国内不满。 韩国在线社区迅速反应,许多网民在论坛上表达愤怒,认为这种接待损害国家尊严。有人指出副司长握手时戴墨镜,是外交场合的失礼行为。另一些声音则批评李在明对美态度不够坚定,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导致美方不满,称其“跪得不够彻底”。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对这次访问表现出强烈兴趣。多家报道聚焦于李在明可能在安全议题上的让步,包括增加国防开支和应对区域经济军事挑战。政客新闻网和华盛顿邮报等刊文预测,韩国将在对抗中国影响上扮演关键角色,帮助美国强化印太战略。 李在明在专机上接受随行记者采访,强调将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预算等议题。他的团队包括外交部长赵显东,早几天已赴美协调,显示出对会谈的重视。美方则通过泄露信息暗示,将要求韩国增加对驻韩美军费用的分担,可能涉及数十亿美元。 韩国网民的分歧进一步凸显内部意见差异。有些人将接待简陋归咎于李在明政府的平衡外交策略,认为这反映出美国对韩国亲近中国的警惕。论坛上流传的帖子和截图显示,部分用户使用表情符号表达不满,呼吁政府维护国威。 美国媒体的报道则强调潜在合作机会。路透社和NBC等指出,李在明承诺在制造业和造船领域扩大合作,可能包括美国从韩国购买舰船。这被视为韩国在贸易谈判中的筹码,以换取在关税问题上的宽松。 会谈中,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以落实7月贸易协议。特朗普表示不介意重新谈判贸易条款,考虑从韩国订购舰船。李在明则强调韩国是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唯一合作伙伴,旨在加强经济纽带。 李在明参观费城船厂,该厂由韩国韩华集团收购,展示两国在国防工业的合作潜力。会晤结束后,双方发布联合声明,特朗普赞扬李在明处理北韩问题的能力,但未解决所有分歧,如国防费用分担的具体数字。 李在明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承认韩国难以维持过去的安美经中立场,显示出在新形势下调整外交的现实考量。访问虽未完全化解压力,但为未来合作铺路,留待观察是否能平衡各方利益。 李在明访美虽以简陋接待开头,却引发韩美中关系的热议。韩国网民的埋怨和美媒的兴奋,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你怎么看这种最低规格待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一起讨论韩国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太不给面子了!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为期三天,但是在白宫与特朗普会晤90分钟之后,美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