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再打下去可能灭国?三年前乌克兰人口达4300多万,历经三年战火洗礼,如今人口数量尚余几何。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克兰还有4300万人口,作为欧洲中等规模国家,那时虽然面临老龄化和生育率低的问题,但社会根基还算稳固。 短短三年过去,这个数字已经大幅缩水,根据联合国最新报告,现在乌克兰政府实际控制区的人口可能只剩2800万到3100万之间,减少的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国民。 造成这种断崖式下跌的直接原因就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90万乌克兰人逃往国外,主要分布在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国内还有370万人流离失所。 更令人揪心的是人口自然结构的崩塌,2024年乌克兰死亡人数达到49.5万,而出生人数仅17.6万,死亡是出生的近三倍。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2025年6月宣布延长难民临时保护期限至2027年,却又同时启动所谓自愿遣返计划,可现实是今年以来合法离开乌克兰的人数又增加了10万。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以这样的速度消失,它的存续根基正在被战争一点点掏空。当一个国家的青壮年要么战死要么逃离,这样的战争还能支撑多久? 这场人口危机背后是多重灾难的叠加,最显眼的是大规模难民外流,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显示,战争爆发后有670万乌克兰人逃往海外,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欧盟虽然接收了430多万难民,但根据调查,只有三分之一的难民有返乡意愿。 这不难理解,谁愿意回到一个随时可能遭遇轰炸的家园? 与此同时,战争造成的伤亡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乌克兰总统顾问透露,美国正敦促乌政府将征兵年龄降至18岁,前线兵员紧缺到只能征召老人和少年。 虽然具体伤亡数字没有官方统计,但外界普遍认为军事和民事死亡人数已达数万之多。 人口自然增长的停滞让情况雪上加霜,乌克兰的生育率从战前的1.16降到了现在的0.9左右,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也就是说每对夫妇平均连一个孩子都生不到。 这种向外逃、向内减的双重挤压,让乌克兰人口陷入了恶性循环。 人口结构的扭曲比单纯的数量减少更可怕,现在乌克兰女性占比已经超过55%,因为大量男性要么被征召入伍要么战死沙场。 老龄化问题也急剧恶化,65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25%,而本该支撑社会运转的青壮年却越来越少。 这种结构失衡直接冲击着国家的运转能力,基辅经济学院的报告显示,由于劳动力短缺,许多工厂被迫停工,连被誉为工业皇冠明珠的第聂伯罗钢铁厂也因招不到工人而停产。 农业作为乌克兰的支柱产业同样遭受重创,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耕种,大片农田被迫荒芜。 教育系统也面临崩溃,学校入学率比战前下降了一大半,儿童要么随家人逃亡国外,要么在战火中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意味着未来一代的人口素质也将大打折扣。 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和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它的复兴之路将会无比艰难。 国际社会的援助和计划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杯水车薪,欧盟虽然宣布将难民临时保护期限延长到2027年,还计划设立难民中心帮助返乡,但实际效果却与初衷背道而驰。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不仅没有难民大规模返回,反而又有10万人合法逃离,这说明乌克兰的安全局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呼吁为乌克兰重建科学基础设施提供12亿美元资金,但相比人口流失造成的损失,这点投入只是九牛一毛。 美国和乌克兰虽然在2025年签署了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计划通过开发矿产资源吸引投资,但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再好的计划也难以实施。 更严峻的是,根据联合国预测,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到2100年乌克兰人口可能只剩下1530万,还不到战前的一半,这样的人口规模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乌克兰最紧迫的生存危机,这个国家现在面临的不只是领土争端,更是民族存续的挑战。 这场战争给乌克兰带来的人口创伤,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修复,但现在最紧迫的是阻止这种灾难性的下滑继续下去。 没有和平,就没有难民返乡的可能;没有人口回流,经济重建就是空谈;没有经济基础,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人口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命运,是一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 你认为乌克兰最需要优先解决的是停火止战还是吸引难民回流?如果战火能够停止,哪些措施能最有效地帮助乌克兰恢复人口活力?
中方的回应,这次与俄罗斯截然不同,让特朗普惊㤉!8月28日,路透社报道:“北
【28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