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今天报道,根据美国最新联邦公报,美国将撤销国际芯片制造大厂三星、SK海力士

沈言论世界 2025-08-31 11:17:36

路透社今天报道,根据美国最新联邦公报,美国将撤销国际芯片制造大厂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尔在中国取得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豁免许可,豁免的取消将在120天后生效,此举意味着这些企业在华生产芯片将面临更严格限制。 对于三星和SK海力士而言,这一决定带来显著挑战。两家企业于中国具备关键产能。三星西安工厂堪称全球顶尖的NAND闪存生产基地之一;SK海力士设于无锡的DRAM生产基地,亦是其规模最大的海外工厂。 根据行业分析,海外企业在中国的工厂贡献了全球计算机内存产量的10%和存储芯片产量的15%。产能调整不仅涉及巨额资本开支,还关系到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韩国政府宣称正与美方展开沟通,着重强调那些工厂“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之重要性”,此举从侧面折射出当下事态的严峻程度。 从产业影响看,美国设备制造商如科磊、泛林集团和应用材料公司可能面临销售额下降的压力。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有重大利益,政策限制将迫使它们寻找替代市场,但短期内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美国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可能受益于竞争对手遇到的困境,但这种获益可能是暂时的,因为全球供应链扰动最终会推高成本,影响整个行业。 最具深意的影响或许在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长期效应。美国智库研究员明确指出,如此做法极有可能推动中国本土企业积极作为,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事实上,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已在加速:长江存储正与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本土设备制造商深化合作,以替代外国设备。 于AI芯片领域,国产芯片于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攀升至40%。这一数据彰显了国产芯片的崛起,更展现出中国在芯片技术领域自主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逆袭之路”与其他领域的发展轨迹相似——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最终实现超越。高铁、家电和智能手机等行业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半导体产业虽然技术复杂度更高,但基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企业间的竞争以及持续的科研投入,突破技术封锁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这种限制措施可能产生反效果:一方面加速非美供应链生态系统的壮大,另一方面损害盟友的商业利益,最终削弱美国企业的影响力。 中国商务部此前强调,中美之间应通过“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思维”来处理经贸关系。这一立场反映了中国对全球科技合作的基本态度。 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的典型代表,任何试图割裂全球供应链的行为都会带来不确定性和效率损失。 美国撤销豁免许可的政策变化将在120天后生效,期间可能还有回旋余地,但整体趋势已经明确:全球科技企业必须在中国市场与技术封锁之间找到平衡。 选择与中国合作,可能获得市场红利;而继续配合封锁政策,则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不是意识形态的选择,而是商业现实的决定。的过程中锤炼而成的。   素材来源:美国撤销三星、SK海力士、英特尔在华VEU豁免 存储国产化窗口期再度打开 2025-08-30 15:55·中国经营报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