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 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万正规军不用,而是俄乌这仗打久了,早就成了烧钱又耗人的大坑,用雇佣兵是更实在的选择。 这场打了一千多天的战争,把俄罗斯正规军拖得够呛。乌克兰军方说俄军损失超过九十万人,英国情报部门也跟着佐证这个数字。不管具体数字准不准,前线兵力吃紧是明摆着的事。 阿斯特拉罕州现在征兵奖金涨到 160 万卢布,比苏联打阿富汗那会儿阵亡人数都翻了二十多倍,照样招不够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的年轻人想方设法躲征兵,国防部只能从贫困地区抽血,可再这么抽下去,地方上早就怨声载道了。 这时候雇佣兵就成了及时雨。瓦格纳那帮人在巴赫穆特硬是啃下了乌军十个旅死守的阵地,把这座城市打成废墟也不撤退。这群人里不少是俄军特种部队退役的老兵,参加过车臣战争和叙利亚内战,玩枪比一般新兵玩游戏还熟。 他们组成的突击队冲在最前面,正规军则守着防线和重武器,分工倒也明确。普里戈津当初招囚犯上战场,许给他们六个月免罪的诱惑,还能拿二十七万卢布月薪,重赏之下真有亡命徒往前冲。这些人不用经过正规军那套繁琐的训练流程,拉到前线就能打仗,正好填补兵力缺口。 长期战争烧钱跟流水似的。俄罗斯 2024 年军费涨到 12.1 万亿卢布,比战前翻了一倍还多,占 GDP 的比例都飙到 6.3% 了。正规军的装备、补给、抚恤金样样都得花钱,长期这么耗着谁都扛不住。 佣兵的账本就灵活多了,瓦格纳在非洲挖矿换的资源就能抵军费,囚犯兵的抚恤金也比正规军少一大截。亚速海沿岸的矿场挖出来的贵金属,直接通过私人渠道换成炮弹,不用走国家预算那套复杂程序。这种 “以战养战” 的模式,让俄罗斯能把有限的军费花在更关键的地方。 用雇佣兵还能少点国内舆论压力。正规军阵亡名单要是公布出来,莫斯科街头怕是要闹事。可雇佣兵的伤亡数字根本不用公开,家属闹起来也好打发。 阿斯特拉罕市在阿富汗战争十年才死了四十八人,现在在乌克兰已经阵亡一千一百多人,这种数字要是算在正规军头上,征兵办公室早就被砸了。 克里姆林宫心里清楚,老百姓可以接受 “志愿兵” 牺牲,却受不了自家子弟白白送命,用雇佣兵正好能模糊这种区别。 不过这招也不是没有代价。去年瓦格纳那帮人拿着坦克炮轰罗斯托夫军区司令部,差点就开到莫斯科城下。普里戈任敢这么闹,就是因为手里攥着能打仗的队伍,正规军指挥体系对他们根本没辙。 这种私人武装做大后,跟国防部的矛盾迟早会爆发。但现在前线离不开这些亡命徒,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换了好几次指挥班子,还是得靠雇佣兵去填阿夫杰耶夫卡这样的血肉磨坊。 说到底这是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正规军征兵越来越难,训练新兵的时间都没有,只能靠雇佣兵维持攻势。军费开支已经压得财政喘不过气,用资源换雇佣服务比单纯砸钱更划算。 国内反战情绪暗流涌动,用雇佣兵能减少舆论反弹。虽然养虎为患的风险摆在那儿,但比起前线溃败的后果,这点风险暂时还能承受。 俄罗斯不是傻,只是被这场持久战逼得没办法。正规军是正餐,雇佣兵是快餐,平时谁不想吃点好的?可饿急了的时候,能填饱肚子的才最管用。 现在的情况是,不大量用雇佣兵撑着,前线可能早就崩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过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罢了。
为什么俄罗斯放着几十万的正规军不用,却大量使用雇佣兵? 其实俄罗斯不是放着几十
康安说历史
2025-09-04 01:34:07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