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正是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中将的寿诞,许多老战友登门贺喜。闲聊间,他们聊起了已故的许司令,纷纷问:“老杜,许司令性格粗犷,你怎么能和他默契搭档了10年的?”杜政委笑言:“小事全让,大事商量。” 杜平出生在1908年12月,江西万载县黄茅乡一个农民家庭,家里穷,兄弟姐妹多,他排行老四。从小就过得苦,7岁上本地小学,每天走几里路去上课,靠着公助金勉强读完。1923年进东洲中学,学习刻苦,常在油灯下看书。1927年考上湖南群治大学,在校接触进步思想,1929年冬天离开学校回乡。1930年红六军攻克万载县,他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中,他从红三军第三纵队政治宣传科科长干起,负责宣传鼓动,后来升到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战斗。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在太行山区开展游击战,后任太行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中,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参加辽沈战役,之后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在朝鲜战场组织政治工作,后来历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获中将军衔,一生投身革命事业。 许世友1905年2月生于湖北麻城许家洼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日子难过。8岁进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练了八年,掌握各种武艺。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中,从红四军第三十一师班长起步,逐步升任连长、营长、师长、红四军军长,参加长征,穿越雪山草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后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在山东组织反扫荡。解放战争中,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参加淮海战役,后来任山东兵团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获上将军衔,他的经历体现出从基层战士到高级将领的历程。 杜平和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搭档十年,许世友性格直爽,甚至强势,杜平则温和沉稳,两人形成互补。杜平到任后,从不把自己和许司令放同等位置,总视他为上级。日常小事,许世友决定就服从,不争不抢。重大问题,两人共同讨论,许世友还派人征求杜平意见,保持班子团结。这方式推动南京军区工作稳步前进,避免内部矛盾。战友们后来感叹,这是以柔克刚的智慧。1988年杜平80岁寿诞,许多老战友从各地赶来聚会,寿宴简朴,大家边吃边聊,话题转到已故三年许司令,有人问起合作秘诀,杜平笑答“小事全让,大事商量”,大家点头认可。这反映出杜平处理关系的务实态度,让军区向着好方向发展。 两人合作期内,南京军区军事训练取得进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部队反复演练,提高战斗力。政治教育加强,干部讨论文件,注重思想工作。班子关系融洽,互相协调,确保决策顺利执行。这十年,军区各项建设稳步推进,受益于这种默契模式。杜平的做法,让强势的许世友感到尊重,避免冲突,工作效率高。战友们在寿诞上听杜平回忆,感叹这智慧不简单,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作风。 1973年,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两人分开。他在南方继续指挥部队,组织演习,巡视边防。杜平留在南京军区,主持政治工作,组织学习活动,走访基层。许世友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杜平退休后在北京居住,1999年3月4日逝世,享年91岁。两人一生贡献卓著,留下宝贵经验。
1988年,正是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中将的寿诞,许多老战友登门贺喜。闲聊间,他们聊
小史论过去
2025-09-07 14:07:36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