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其貌不扬为啥压轴登场,传言“过时”为啥不淘汰,事实上美国最怕。 东

诸葛利剑 2025-09-07 15:22:03

东风-5C其貌不扬为啥压轴登场,传言“过时”为啥不淘汰,事实上美国最怕。 东风-5C这导弹,说实话,外观真不咋地,弹身粗大,长32.6米,直径3.35米,重达183吨,跟个老式大铁桶似的。 它用液体燃料推进,得分成几段运过去,组装起来还得花时间调试,注入燃料啥的,准备过程得30到60分钟,不像那些固体燃料导弹那么利索。 可就是这么个家伙,在阅兵上总排在最后出场,为啥?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核力量的硬底子,战略地位高,射程能盖全球,超过13000公里,能打到地球上几乎任何地方。 美国本土随便哪个角落,都在它射程内,这点让对手睡不着觉。 说起它的来头,得从屠守锷这个人讲起。他1917年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职员家庭,早年念清华大学机械系,后来转西南联大航空系,1940年毕业。 1941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拿了航空工程硕士,1950年回国,投身航空工业,搞飞机设计。 1957年,他参与中苏导弹技术谈判,当顾问帮忙引进资料。 1958年,担任近程导弹副总设计师,之后1965年,国家启动洲际导弹项目,他当上东风-5的总设计师。 项目从1966年开始,团队基于苏联R-5技术,但加了不少本土改进。 1971年第一次试飞,1980年5月18日全程成功。 屠守锷在这过程中,负责整体设计,推进系统和弹道计算都亲力亲为。 东风-5入役后,他继续指导后续型号,直到退休。 东风-5C是东风-5系列的最新改进型,属于陆基井射洲际弹道导弹,用无对称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做燃料。 它和东风-31AG、东风-41这些固体燃料导弹互补,前者机动性强,能快速转移,但东风-5C藏在加固井里,生存力更高。 井壁用厚混凝土筑成,入口伪装好,卫星难找。 就算先挨打,它也能撑住反击。 射程13000到16000公里,弹头能带10枚分导式多弹头,每枚当量高达1百万吨TNT。 飞行中能变轨,释放诱饵,干扰雷达。 这突防能力,让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抓瞎,拦截率低得可怜。 外界总说东风-5C过时了,为啥还不淘汰?其实这想法太浅,它不是老古董,而是经过升级的硬货。 从东风-5到5A、5B,再到5C,增加了现代电子元件,提升精度,圆概率误差从早期的几公里缩到800米。 2017年1月21日测试5C时,就带了10枚MIRV,远超5B的3枚。 它部署在中央地区的硬化井群里,大概20个发射器。 相比东风-41的固体燃料即时发射,东风-5C的液体燃料虽慢,但井基隐蔽性强,位置不确定,让对手情报部门头大。 美国最怕这点,因为不知道它在哪,啥时打过来,一旦发射,多弹头饱和攻击,GMD或Aegis系统根本挡不住。 战略上,东风-5C是中国核威慑的压舱石,能直达美国大陆,覆盖欧洲西部。 从青海东部发射,能打到洛杉矶;从东北,能覆盖全美。 这能力从1981年东风-5服役就奠定,后来升级让它保持活力。 美国国防部报告里,总把东风-5系列列为重点关注,因为MIRV升级是针对美导弹防御的回应。 中国有320多个ICBM井,很多是新造或升级的,东风-5C占一部分。 它不光是武器,还是大国地位的象征,没它,中国洲际打击就没那么靠谱。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