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炮轰鲍威尔:无视通胀数据强逼降息,背后竟是大选算计!

康安说历史 2025-09-11 16:39:00

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再次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美国没有通胀”,并要求美联储“必须立刻大幅降息”,甚至直接批评鲍威尔“毫无头绪,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要知道,特朗普这话可跟官方数据完全对不上号。美国劳工统计局刚公布的 8 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当月 CPI 同比上涨 3.7%,虽然比 7 月的 3.2% 略有回落,但距离美联储定下的 2% 通胀目标还差着一大截。 更别说核心 CPI 了,剔除食品和能源这些波动大的项目后,8 月核心 CPI 同比涨幅依然维持在 4.3%,这数字明摆着告诉所有人,美国的通胀压力还没彻底散去。特朗普张口就说 “没有通胀”,明显是把这些权威统计数据抛到了脑后。 美联储这边对降息的态度其实早就摆得很明确。就在 8 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上,鲍威尔还公开强调,美联储的首要任务仍是把通胀稳稳压到 2% 的目标线。当时美联储决定维持当前 5.25%-5.5% 的基准利率不变,这个利率水平已经是 2001 年以来的最高值。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对鲍威尔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 2018 年他担任总统期间,就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加息,当时还说鲍威尔 “像是美联储的敌人”。后来到了 2020 年疫情初期,他又催着美联储降息救市,甚至想把利率降到零以下。 现在卸任这么久了,他还盯着美联储的政策不放,说白了,背后多少带着 2024 年总统大选的算盘。毕竟现在美国民众对经济的感受还很微妙,不少人抱怨房贷利率高、日常开支贵,特朗普喊着 “降息”“没通胀”,就是想顺着选民的情绪来拉好感,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打乱美国的经济政策节奏,他似乎没怎么考虑。 市场对特朗普这番言论的反应也很直接。他的帖子发出来后,美股期货当天就出现了小幅波动,道指期货一度下跌超过 100 点。 投资者心里都清楚,要是美联储真按特朗普说的 “大幅降息”,很可能会让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再次升温,到时候不仅股市会受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可能跟着动荡。 有几位华尔街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特朗普这种公开施压美联储的做法,会破坏央行的独立性 —— 要知道,全球大多数成熟经济体的央行都讲究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就是为了避免被政治因素干扰,保证经济稳定。现在特朗普这么一闹,等于把政治和货币政策搅在了一起,让市场更难判断接下来的经济走向。 反观鲍威尔这边,虽然被特朗普骂得很难听,但他和美联储的团队暂时没对这些批评做出回应。毕竟美联储一直强调 “基于数据决策”,现在的经济数据确实不支持大幅降息。 而且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很少会因为政治人物的批评就改变既定的政策方向。比如 2018 年特朗普多次骂美联储加息,当时美联储还是按计划完成了加息。 特朗普这次突然发声,其实也暴露了他对美国经济的认知逻辑。他总是习惯用自己的主观感受代替客观数据,比如之前还说过 “美国经济是历史上最好的”,但当时美国的制造业 PMI 已经出现下滑。 现在又无视 CPI 数据说 “没有通胀”,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可经济规律毕竟不是靠嘴说就能改变的,要是真按照他的要求大幅降息,美国很可能会重蹈上世纪 70 年代 “滞胀” 的覆辙 —— 那时候就是因为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导致通胀居高不下,经济增长却停滞不前,最后花了好几年才把局面扭转过来。 还有一点很值得琢磨,特朗普在批评鲍威尔的时候,完全没提美联储当前面临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通胀还没到目标;另一方面,美国的就业市场虽然还稳定,但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已经因为高利率受到了影响。 美联储现在是在 “抗通胀” 和 “保增长” 之间找平衡,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特朗普只喊着 “大幅降息”,却没说降息之后怎么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反弹,这种只谈好处不谈风险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说到底,特朗普这次突然在社交平台上炮轰鲍威尔、要求大幅降息,根本不是真的为美国经济着想,更多是为了 2024 年大选铺路。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讨好选民,让大家觉得他比现任政府更懂经济。可经济不是儿戏,美联储也不是他手里的政治工具。 真要按照他的想法来,最后受损的还是美国普通民众 —— 通胀反弹会让日常开支更贵,市场动荡会让大家的养老金、股票账户缩水。这种只看眼前政治利益,不顾长远经济稳定的做法,说白了就是不负责任。 毕竟,判断美国有没有通胀,要看劳工统计局的 CPI 数据,不是看特朗普的帖子;美联储要不要降息,要看经济数据和通胀走势,也不是看谁的嗓门大。特朗普现在这么闹,除了给市场添乱、给美联储施压,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要是他真的关心美国民众的生活,不如多说说怎么解决高房价、高医疗成本这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不符合事实的言论。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