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改名后,特朗普“宣战”了,首个目标意想不到,台当局收噩耗。特朗普还是那个特朗

依秋聊趣 2025-09-11 16:47:09

火速改名后,特朗普“宣战”了,首个目标意想不到,台当局收噩耗。特朗普还是那个特朗普,只要认定了某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会毫无顾忌,但在旁人眼中,这样的行事风格却毫无疑问是极度疯狂的。尤其是在特朗普毫不掩饰自身对于加拿大、格陵兰岛的强烈野心欲望的情形下,但特朗普这一次最终要吃下大亏,因为使用国防部旧称代表了美国在霸权主义的道路上愈发深入。 本月5日,特朗普大笔一挥签署行政令,把用了七十多年的“国防部”改回“战争部”。这名字一换,味道立刻变了。 谁不知道,这个称谓可不是随便叫的,1789年刚建国时美国就设了战争部,那会儿就是靠这个部门管着陆军到处抢地盘。尤其是1846年的美墨战争,战争部一手推动这场侵略战争,硬生生从墨西哥手里抢来了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都划进了美国版图,让美国一下子成了地跨两大洋的国家。 现在,特朗普把名字改回去,明摆着就是想重拾这种“靠拳头说话”的老路子,换个马甲就想继续当世界警察。 大家本来都猜他第一个要收拾的是伊朗或者加拿大,毕竟特朗普之前对这俩就没少放狠话,结果谁也没料到,最先遭殃的竟是台当局。 前段时间,特朗普一声令下,就对台湾地区加征了32%的关税,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2024年台湾对美出口额高达1114亿美元,占了总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顺差更是有649亿美元。你想想,台当局每年辛辛苦苦给美国送钱,结果美国反手就给了一刀,这一刀还正好砍在软肋上,换谁谁不急? 台湾的产业这下可慌了神。台中是台湾工具机的产业重镇,2024年台湾工具机对美出口额达3.4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15.4%,手工具产业对美出口更是占了一半。这些产业大多深耕台湾,在外设厂不多,本来新台币汇率贬值就够喝一壶的,现在加上高额关税,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跟日、韩的对手比起来,优势荡然无存。 更惨的是纺纤厂,他们的产线大多在东南亚,这次关税冲击下来,想要抵消740亿美元的顺差,怕是得买296架波音787飞机,或者进口1480万吨牛肉,可台湾一年牛肉消耗量也就15万吨,这得吃近100年才能消化完。这账算下来,任谁都得头皮发麻。 特朗普这么干,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算盘和美国的钱包!他在竞选时就老喊着“保护本土产业”,加征关税正好能给选民们演一出“强硬总统”的戏码,巩固自己的票仓。而且,关税带来的收入也很可观,本财年迄今美国关税收入已超过10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台湾这块肥肉送上门来,他自然不会放过。 现在美国还在搞“232条款”调查,半导体、半导体设备都在调查范围内,而资通信产品占台湾输美比重超七成。要是半导体也被加征25%到50%的关税,那台湾的“硅盾”地位可就悬了,美国科技公司可能会慢慢减少对台依赖,到时候台湾经济损失可就不止眼前这点了。 台当局想跟美国谈判,可手里的筹码少得可怜。欧盟承诺向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投资6000亿美元,才换得税率降5个百分点;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也才降9个百分点。台湾经济体量小,人口仅2300万,要想把32%的税率降下来,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 之前台积电已经投资1650亿美元去美国设厂了,现在看来,这可能还远远不够,说不定得把更多外汇存底拿去美国投资,才能让特朗普松松口。可这样一来,台湾的经济命脉就被美国攥得更紧了,成了名副其实的“提款机”。 翻史书,美国这套路玩得可溜了。当年战争部靠枪杆子抢土地,现在特朗普靠关税大棒薅羊毛,本质上都是为了美国的霸权。只不过以前是明刀明枪,现在换成了经济霸凌。 台湾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殊不知在特朗普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盟友,只要能给美国带来好处,随时都能把台湾推出去当牺牲品。这次加征关税只是个开始,要是半导体关税也落实了,那台湾经济可就真的危险了。 说到底,台当局心甘情愿当美国的棋子,现在尝到苦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靠别人撑腰,总得付出代价,而且这代价还不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