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中国抗争到底!”2016年,福建媳妇林丽妮当上菲律宾副总统后,很多国人替

叁号知识局 2025-09-11 23:05:29

“我会与中国抗争到底!”2016年,福建媳妇林丽妮当上菲律宾副总统后,很多国人替他感到高兴,但是她却翻脸不认人,竟然高举反华大旗。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当年菲律宾副总统大选传来结果,国内的新闻标题几乎都是一片欢呼:“福建媳妇当上副总统了!”   晋江的宗族更是兴冲冲挂起金匾,摆酒庆贺,仿佛这是中菲友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人们把厚重的乡情与婚姻纽带,直接套到了外交期待上,可惜政治不是亲戚聚会,血缘与乡愁在权力场上往往不值一提。   没多久,这位福建媳妇便在公众面前喊出了那句刺耳的誓言——“如果我当总统,我会与中国抗争到底!”落差来得太快,像是刚举杯庆贺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这一切的起点,得从她的丈夫林炳智说起。   作为祖籍福建晋江的第四代华裔政治家,他曾在地方政坛深受敬重,不仅把妻子多次带回老家祭祖,还积极推动城市之间的交流。   林炳智不仅有亲华色彩,更有实打实的务实风格,可是2012年的一场空难,让一切戛然而止,留下职位空缺与社会同情。   原本专注法律援助的莱妮·罗布雷多(也就是林丽妮),顺势走上政治舞台,她很清楚,丈夫的遗产和“福建媳妇”的身份是最好的敲门砖,于是用中文名、用晋江儿媳的身份笼络华社,铺平选举道路。   那几年,她在镜头前一再强调亲近中国,甚至含泪感谢远方亲族的支持,然而副总统的位置一到手,剧情急转直下。   菲律宾的政治制度本来就奇特,总统与副总统是分开选举,经常来自不同阵营,结果就是总统杜特尔特在亲华,而身为自由党骨干的林丽妮,必须站到对立面。   政坛就是舞台,她要赢得掌声,就必须唱反调,于是从外交到经济再到社会,她开启了“三线作战”的反华模式。   在外交上,她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声援南海仲裁,哪怕仲裁庭缺乏国际法支撑,她仍把中国称为二战以来最大的威胁。   最激烈的是社会层面的指控,毒品泛滥,她说是中国人带来的,治安问题,她扯上中国移民,哪怕一名中国留学生与警察的摩擦,她都能放大成“侮辱全菲律宾人”。   这些言论激起了民粹,却彻底伤透了华社的心,曾经送她上位的族群,这下成了她最坚定的批评者。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外部看,原因不难理解。   自由党长期亲美,她必须延续这一传统,在国内舆论里,民族主义的号角最能拉票,而菲律宾的尴尬位置,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却靠美国,使得政客们必须选边站队。   她选择了亲美抗中,不仅是信念问题,更是政治生存的筹码,对选票而言,这样的立场能换来中产阶层和亲美派的掌声。   但光会反对,并不等于会治理,任期内,她除了对杜特尔特的政策指指点点之外,鲜少展现出实际的执政能力,甚至被杜特尔特直言不适合当总统。   她的华人支持基础消失,族谱中也不再出现她的名字,等到竞选总统时,她本想把反华当成最强武器,结果却在选票上惨败给小马科斯,留下政治信誉破产的结局。   命运的讽刺在于,小马科斯上台后,也转向了亲美路线,甚至进一步加大美军在菲律宾的存在。   可这并没带来预期的稳定,反而让国内矛盾更激烈,支持率一路下滑,菲律宾政坛的剧本似乎总是在亲中与亲美之间摇摆,副总统与总统互相拆台,家族之间明争暗斗。   回望这段历程,所谓福建媳妇的光环,从一开始就是外界的一厢情愿,她不是族人的代言人,也不是跨国亲情的桥梁,而是一个在党派、选票和权力游戏中不断做选择的政治人物。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