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武器专家张宪义带着机密携全家“叛逃”美国,谁料,28年过去了,他竟然在采访中给自己“洗白”,表示自己当年的行为是为了和平,竟然还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称赞,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张宪义出生于海南海口,后来随父母迁居台湾。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开始参与台湾的核研究项目,从早期的“新竹计划”到后来的“桃园计划”,都是核心成员,负责通过重水反应堆提炼武器级铀235。 由于表现突出,他还被蒋经国亲自批示为“国宝级人才”。1969年,张宪义被派往美国田纳西大学攻读核工程博士,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与美国方面建立联系。1984年,他在赴美参加学术会议期间,被正式吸纳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线人,从此每两三个月就借着逛夜市的机会传递情报。 他带出去的可不只是闲聊,而是台湾核研所的采购清单、军政高层会议记录,甚至包括用IDF战机搭载核弹搞“神风特攻”的疯狂计划。台军参谋总长郝柏村在日记里得意洋洋地写“短期内可造核弹”,却不知道这些话早就通过张宪义传到了华盛顿。 1987年底,张宪义以“赴美谈判核燃料”为由申请出境,上级虽觉得反常还是批了。转过年来的1月9日,他拿着中情局给的假护照从高雄小港机场起飞,家人早已被安排经日本转道美国。 三天后,蒋经国在震惊中去世,美国趁机拿着张宪义交出的证据找上门,郝柏村在日记里气急败坏地记录:“美国人带着毫无谈判余地的协议书,要彻底拆毁核设施”。 短短几个月里,价值18.5亿美元的重水反应堆被改成轻水堆,钚分离厂被拆除,连实验室都被水泥灌浆封死,30千克武器级钚被全部运走。拆除过程中发生的7次氢爆,让龙潭地区的辐射水污染至今没完全消散,放射性物质顺着大汉溪流进了台北的水源地。 这出“叛逃大戏”让台湾20多年的核计划成了泡影,但张宪义的戏份还没结束。 2016年,他在采访里拿出切尔诺贝利核灾当理由,说自己是“为了阻止两岸中国人自相残杀”,还抛出“都是中国人,不应使用核武器”的论调。这番洗白意外收获不少网友点赞,毕竟没人想看到海峡两岸笼罩在核阴影下。 可细究起来,这出戏的真正导演其实是美国——从1973年基辛格秘密承诺撤出台湾核武器,到1988年借张宪义之手彻底摧毁台湾核能力,华盛顿从来不是为了和平,只是不想看到一个有核能力的“麻烦制造者”。 更讽刺的是,这位“和平卫士”在美国过得相当滋润。中情局给的安家费虽然不够买豪宅,却让他顺利进入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搞起了“和平核能研究”,直到2013年退休。 台湾对他的“军中逃亡”通缉令2000年就失效了,但他再也没敢踏上故土,连父母临终都没能见最后一面。而那些当年跟着他搞核研究的同事,要么看着心血成了废铁,要么还在为龙潭的辐射污染买单。 如今提起张宪义,台湾骂他“叛徒”,美国夸他“功臣”,网友赞他“阻止核战”。可别忘了,他带走的机密资料里,既有台湾核计划的软肋,也有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当他在采访里说“从不后悔”时,或许没算过这样一笔账:美国阻止台湾拥核,不是怕伤人,而是怕台湾乱炸坏了自己的地盘!而这位拿着“和平”当盾牌的核专家,不过是在对的时间,帮对的人,做了一件看似对的事,至于真相到底哪里,恐怕只有士林夜市的霓虹灯说得清了!
战争部刚挂牌,第一把火烧向台海,澳加军舰强闯,解放军战机抵近拦截,信号不一般。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