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联社9月11日报道,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外滩大会上,竟然毫不客

是逸屹呀 2025-09-12 13:30:15

根据财联社9月11日报道,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外滩大会上,竟然毫不客气,指出了目前AI 的巨大缺陷:“现在的AI大模型,虽然在文字和图像领域做得很出色,但是在真正的让AI干活这个领域,现在整个这个领域,都是荒漠!真的是荒漠的阶段!荒漠上,可能长了几根小草,真正的大规模的爆发,还远远没有到来。”   AI现在有个特拧巴的地儿:在网上写诗画画,它简直就是个天才大脑,可你要是让这颗大脑指挥一副身子骨去干点活儿,它立马就手脚不听使唤了。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今年就在外滩大会上把这事儿给点透了,他说真要让AI干活,那整个领域现在就是一片“荒漠”!   这话可不是瞎说,所以对AI有那么高的期待,就是因为它在数字世界里的表现太惊艳了。   它秒出文章、生成图片,就觉得它啥都能干,但这种感觉偏差可大了去了。   王兴兴他们团队在第一线对此感受最深。   现在最牛的AI软件,也就是机器人的那个“大脑”,连指挥一只机械手利索地做个复杂点的动作都费劲得要命。   问题根本不出在硬件上,而是连接想法和动作的那根筋,它不通畅。   公众的期望和技术的现实,就这么脱节了。   那AI的“身体”为啥这么不给力呢?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它缺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这不光是数据量少的事,而是更深的麻烦:整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啥样的动作、啥样的场景,才算是对机器人有用的“好数据”?   这个标准根本就是模糊的,搞数据采集就跟没头苍蝇似的,这就像你给顶级大厨一堆烂菜叶子,非让他做出一桌满汉全席。   这可能吗?厨子手艺再好也白搭。   没有优质的“养料”喂着,AI的物理智能,当然长不起来,就算数据的问题解决了,AI的大脑和四肢还是没法好好配合。   毛病出在那个“神经系统”,也就是大模型本身,专门给机器人用的AI大模型现在发展很慢,效果也都不咋地,更关键的是多模态融合技术卡壳了。   啥意思呢?就是那个会看东西的模型,跟那个懂语言的模型,俩“高手”凑一块儿,却没法默契配合去指挥身体。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互相使绊子,内力传导不到一块儿去,这么一来“大脑”的想法传到“身体”那儿,早就乱七八糟了。   所以说王兴兴的“荒漠论”不是在唱衰AI,反而是来自一线最宝贵的实话。   他是在提醒大家AI的潜力肯定巨大,但想让它真正“手脚灵活”路还长着呢。   好在他也说了这片荒漠上已经冒出几根小草了,这意味着虽然离绿洲还远,但希望的种子已经在扎根了,剩下的就是耐心和踏踏实实的努力。

0 阅读:217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