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窝藏恐怖分子,我们就采取行动。”中东扫黑办主任内塔里亚胡在指挥了9月9日那场

是逸屹呀 2025-09-12 14:29:19

“谁窝藏恐怖分子,我们就采取行动。”中东扫黑办主任内塔里亚胡在指挥了9月9日那场空袭后,对媒体发布了战斗宣言:“对于那些窝藏了恐怖分子的国家,给恐怖分子首领豪华的别墅,资助哈马斯,他们要么驱逐他们,要么将他们绳子以法,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我们将会采取行动。”   9月9日下午三点,多哈北部随着约15架以色列战机在数秒内投下近10枚弹药,一幢三层高的红色联排别墅瞬间被巨大的爆炸和浓烟吞噬。   这不只是一次军事打击,更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豪赌。   他试图借用美国的“反恐剧本”,为这次行动披上合法外衣,却没想到这场豪赌非但没有赢得掌声,反而亲手点燃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信任危机。   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算盘打得很精,他在9月10日的公开讲话中,把10月7日的袭击直接定义为以色列的“9·11”,将哈马斯描绘成如同“基地组织”一般的“伊斯兰恐怖分子”。   他直接搬出美国的先例,质问世界:为什么为击毙本·拉登鼓掌,却要谴责以色列?   言下之意,以色列今天的行动不过是重复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做过的事。   为了让逻辑更完整,以色列将矛头直指卡塔尔,指责其为哈马斯提供庇护、资金和豪华住所。   这样一来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空袭,就被巧妙地重塑为一场“正义的反恐追击”。   最后他抛出一个蛮横的通牒:窝藏“恐怖分子”的国家,要么驱逐他们,要么就等着我们亲自动手。   可惜这套精心构建的话语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破产。   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欧盟,再到中、法、德、英等国,几乎所有人都抓住了同一个关键词:“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   大家看的不是“反恐”,而是“侵略”,这直接否定了以色列试图获得的行动豁免权。   最尴尬的角色莫过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态度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级的表演。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承认,消灭哈马斯领导层是个“值得的目标”,但是以色列高官直接向媒体透露,特朗普“批准”了此次袭击。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却在“真相社交”上撇清关系,坚称这是内塔尼亚胡的决定。   他一边安抚卡塔尔是“坚定盟友”,一边又对袭击地点表示“非常难过”。   这种既要默许又想切割的矛盾姿态,不仅没能给以色列的“合法性”背书,反而让美国的信誉碎了一地。   卡塔尔方面更是直接打脸,坚决否认提前收到任何警告,称美方说法“完全不实”。   卡塔尔媒体《旗帜报》的头版文章更是直指美国的承诺已经变得不可信。   作为关键调停者的卡塔尔,其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直言,内塔尼亚胡的行为“扼杀了解救加沙人质的所有希望”,并宣布将重新评估其调停策略。   一条重要的和平渠道,就这样被炸毁了。   地区各国的神经也瞬间紧绷。   沙特王室用“不可饶恕的背叛”来形容以色列的行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则发出了灵魂拷问:“下一个会是谁?”这问出了所有小国的生存恐惧。   阿联酋甚至威胁要重启《阿拉伯联合防御条约》,寻求美国之外的安全感。   阿联酋扭头就与法国签下128架“阵风”战机的协议,科威特则开始与中国就红旗-9BE防空系统进行谈判。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事件。   以色列试图挪用“9/11”叙事,结果却引爆了一场信任危机,美国的矛盾立场则让这场危机雪上加霜。   最终中东局势没有变得更安全,反而滑向了一个更动荡的未来,各国都在警觉中寻求自保,一场深刻的地区权力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 以上信息来源于金羊网 轰炸卡塔尔后以总理喊话全世界,称效仿美国“9·11”事件后的行动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