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李元吉刚死,27岁的李世民就闯入齐王府,强行带走一美人。岂料,美人挣扎着躲开,哭了起来:“二哥,你怎能如此无情!”李世民却一把抽出佩剑,生气地说:“都是他自找的!” 大唐王朝建立初期,天下还不稳当。李渊从太原起兵,靠着几个儿子打江山,其中李世民功劳最大。他带兵东征西讨,灭了窦建德、王世充那些割据势力,为老爹李渊坐稳皇帝位子立下汗马功劳。大家都知道,李渊起初对这个二儿子挺看好,私下里还说过皇位以后传给他。可到头来,李渊还是按老规矩,把太子位给了大儿子李建成。李建成是嫡长子,运气好,虽然打仗不行,但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成了接班人。李世民表面上不说啥,心里肯定憋着气。他手下那些将领谋士,像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他们,看不下去主子受委屈,就劝李世民自己争一争。 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俩联合起来,怕李世民抢风头,就老在李渊跟前说李世民坏话。说什么李世民功高震主,有野心啥的。李渊听多了,也开始疏远李世民,限制他的兵权。李建成他们还想更狠点,试过在宴会上下毒,招募兵马到东宫,打算除掉李世民。李世民那边察觉不对劲,谋士们给他出主意,先下手为强。武德九年六月初,李世民向李渊告状,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进献的美女跟他们自己有染,这话把李渊气坏了,下诏召他们进宫对质。 六月初四那天,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去宫里,走到玄武门,就中了埋伏。李世民的兵马一拥而上,先射杀了李元吉,李建成也逃不掉,当场被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事变后,李渊听说儿子们死了,后悔当初没早点定好继承人。他召集大臣商量,很快就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初九禅位给自己儿子,当了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后,年号贞观,开创了大唐盛世。 玄武门事变刚结束,李世民就去齐王府,带走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她出身弘农杨氏,本是隋朝宗室后裔,嫁给李元吉后管理王府事务。杨氏看到李世民,哭着说:“二哥,你怎能如此无情!”李世民拔剑回道:“都是他自找的!”就这样,杨氏被带进宫里。李世民对她挺宠爱,封为妃子,常给她好东西。但杨氏心里一直惦记李元吉,对李世民不冷不热。她后来为李世民生了儿子李明,李明被过继给李元吉,承袭香火。李世民也没对李元吉的其他孩子赶尽杀绝,给了他们一些封爵。这事在历史上记载得清楚,《资治通鉴》里就有。 大唐开国这些事,反映出家族内部争斗的严重性。李渊建国后,没处理好儿子们的关系,导致兄弟相残。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我们党也一直强调党内团结,避免派系斗争。想想看,如果李渊早点明确继承,注重家庭和睦,也许就不会出这么大乱子。李世民虽然后来治理国家有方,但玄武门之变毕竟是血腥的,杀了自家兄弟,还带走弟媳,这在道德上说不过去。杨氏的遭遇,更让人觉得权力斗争里,普通人尤其是女人,往往成受害者。她虽进了宫,得了宠,但一辈子不幸福,总是念着旧日子。 从这个故事看,权力这东西,得用对地方。李世民后来推行贞观之治,轻徭薄赋,任用贤才,像魏征那样敢谏言的臣子,他都听进去,国家经济恢复得快,百姓日子好过多了。这点值得学,我们国家现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也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可李世民早年那些事,也提醒我们,争权夺利容易酿成悲剧。党内政治生活,得讲民主集中制,大家齐心协力,避免个人野心膨胀。
626年,李元吉刚死,27岁的李世民就闯入齐王府,强行带走一美人。岂料,美人挣扎
蕊蕊聊过去
2025-09-12 18:40:01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