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商業史裡,李嘉誠曾經幾乎被神話。從塑膠花起家,到長江系跨足地產、基建、零售

泰汇说历史 2025-09-13 15:15:14

在華人商業史裡,李嘉誠曾經幾乎被神話。

從塑膠花起家,到長江系跨足地產、基建、零售、港口、電訊……他一度是「華人首富」的代表人物,也因數十年不間斷的慈善投入,被視為企業家的典範。

但近十年,輿論風向逐漸改變。

2015年,他因資產重組與海外投資,被質疑「撤資」;2019年,香港風波中,他刊登的報紙廣告引發褒貶不一;而到最近,巴拿馬運河港口出售事件,更是把他推到「立場審視」的浪尖。

從被膜拜到被謾駡,說到底並非他個人忽然轉變,而是三個原因在交疊:

一是房地產格局與高房價積累的民怨,容易投射到地產大亨身上;

二是地緣政治的敏感,讓任何涉及港口或外資的交易,都難脫安全放大鏡;

三是社交媒體的情緒傳播,強化了公眾的「道德化期待」——人們希望企業家既能逐利,又能完全符合立場,一旦不符,失望就迅速轉為指責。

李嘉誠的一生,他既是企業家,也是時代的映照。

把他完全神化或徹底妖魔化,都不免失真。或許我們應該用三把尺來衡量:商業績效、公共貢獻、制度邊界。這樣,才能少一點盲目膜拜,也少一點情緒謾駡。

安大叔碎碎念經濟觀察社會觀察李嘉誠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泰汇说历史

泰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