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8日的喀喇昆仑山下,我军边防部队一个连掉进了印军埋伏圈,被前后两处暗堡堵在了一个开阔地带,进不得退不得,如果印军地面部队围上来,必将全军覆没。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天夜里寒风刺骨,积雪覆盖的山脊陡峭得像刀锋。新疆军区边防部队第4师八连在执行清剿任务时,根本没想到印军杰特联队早就设好了埋伏。 印军借着地形优势,悄悄建了暗堡群,还用交通壕连起来,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就等着我们的人走进来。 八连刚走到河谷南侧,子弹突然从两边噼里啪啦打过来,进退两难,整个人被压得抬不起头。枪声很快传到外围驻地,九连立马受命支援。 他们顶着狂风深雪往交火区冲,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每走一步都喘不过气,好多战士一边爬一边吐,还是硬撑着往前挪。几个小时连爬带滚,终于翻过冰山插到印军据点背后。 排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心里咯噔一下:八连的兄弟趴在雪地里靠着石头勉强还击,印军暗堡像毒蛇一样盘在山丘上,把每条突围路线封得死死的。 排长清楚,直接冲进去就是送死,唯一的办法是端掉那两座暗堡。可暗堡位置太刁钻了,而且都是钢筋混凝土,顶上还压着沙袋,正面强攻根本没戏。 前面几个爆破手都没能接近,不是牺牲就是重伤。这时九连战士王忠殿爬到指挥点喊了一句:“排长,让我试一把!” 这个河南小伙入伍刚一年,脸上伤口还渗着血,眼神却铁钉似的稳。他和战友杨志成抄起爆破筒就跃出掩体,子弹噗嗤噗嗤打在雪地上,两人连滚带爬,终于蹭到暗堡跟前。 第一次爆破,王忠殿把爆破筒塞进射击孔,里头印军一刺刀就给顶出来了。第二次他使劲推回去,刚要拉火又被推出来。第三次他整个人扑了上去,用全身力气把爆破筒捅进暗堡,然后胸膛死死顶住筒身。 战友和连长都让他赶紧撤,可王忠殿像尊金刚似的岿然不动。导火索吱吱烧到头,轰隆一声,暗堡炸开花,王忠殿被气浪掀翻在地,再没起来。 缺口打开了,战士们红着眼冲上去,手榴弹和刺刀一齐上,清光了残存火力点。印军彻底溃逃,我们收复了失地。 王忠殿不是天生英雄,1944年他生在河南焦作塔掌村一个贫苦农家,旧社会里受尽欺负。他哥给地主放羊,马病死了地主逼赔,赔不起活活被打死。 1948年焦作解放,王家才翻过身来。王忠殿拼命读书,最爱看《黄继光的故事》,有回烧火做饭看得入迷,柴火掉出来烧着鞋都不知道,还跟妈说:“长大我要当英雄,像黄继光那样!” 1961年新疆军区来征兵,他身高体重都不达标,硬缠着接兵连长不放,最后搬来家人和武装部长说情才穿上军装。 到部队后苦练军事,枪尖挂沙袋练瞄准,手端土坯练臂力,评上五好战士和特等射手。上喀喇昆仑前线时,他在日记里抄保尔·柯察金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王忠殿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一等功。1963年3月9日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叶城烈士陵园收葬了他的遗体。 喀喇昆仑的雪六十多年没停,埋了血肉,埋不了肝胆。什么叫“寸土不让”?王忠殿用胸口顶住的不是爆破筒,是国界线;罗光燮用残躯滚出的不是雷场,是主权碑。 如今康西瓦成了高原军人的精神圣地,凡是上山下山的部队都会鸣笛致意,那声音飘过山谷,仿佛在说:兄弟,我们没忘。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舍身炸敌堡的战斗英雄王忠殿》 中华英烈网《王忠殿烈士》 西安市纪委网站《英雄屹立喀喇昆仑!1962年,中国军人也曾在此严守秘密并英勇战斗…》
俄军空降兵特种支队在扎波罗热设伏,抓了不少乌军官兵,其中包括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
【1评论】【6点赞】
用户84xxx5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