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二战的贡献,苏联要大于美国,可是每次苏美英三国开会,美国总是坐主位,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出生在英国牛津郡一个贵族家,哈罗公学毕业,后进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895年当骑兵军官,去古巴看叛乱。1899年打南非布尔战争,被抓后从监狱铁窗逃出,坐火车过边境回英军。进议会后,做过贸易大臣、内政大臣,1911年当海军大臣,推舰队现代化。一战时主导加里波利战役,但登陆失败辞职。1930年代他警告纳粹危险,却被党内冷落。1940年5月德国入侵西欧,他接张伯伦当首相,在议会演讲强调抵抗。二战中,他巡视伦敦轰炸区,推动大西洋宪章跟罗斯福合作,英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挡住德军空袭。 现在聊聊为什么美国总坐主位。主流看法是苏联在二战贡献大,红军扛住了德军主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但苏美英三国会议上,美国总统坐中间,主要因为美国经济和后勤支持强,加上罗斯福调解英苏矛盾。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在苏联大使馆开,罗斯福先计划住美国使馆,但苏联情报说有暗杀阴谋,他就搬到苏联大使馆,方便开会,也避免长途移动。会议上,三人围桌坐,罗斯福中间,斯大林左,丘吉尔右。这布局因为罗斯福协调第二战场问题,丘吉尔对苏联东欧扩张有疑虑,斯大林要尽快在西欧登陆分担东线压力。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苏联送飞机、坦克、食品,总值113亿美元,让苏联军队能继续打。罗斯福推动诺曼底登陆承诺,斯大林同意同步进攻。这让美国在盟国协调中占主导。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在克里米亚利瓦迪亚宫,美国又坐中间。罗斯福要苏联帮打日本,换取蒙古地位和库里尔群岛权益。会议讨论德国分区占领和联合国安理会,美国经济实力突出,1943年GDP超2000亿美元,远超英苏。苏联虽灭德军主力,但依赖美国卡车和燃料补给。美国工厂产29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分给盟国,这增强谈判筹码。丘吉尔担心波兰问题,罗斯福协调维持平衡,推动苏联常任理事国席位。雅尔塔协议调整东欧边界,美国主导战后框架。 同年7月波茨坦会议,在德国塞西林霍夫宫,杜鲁门接罗斯福当总统,坐中间,阿特利左,斯大林右。杜鲁门宣布原子弹试验成功,这给美国战略优势。会议讨论德国非军事化和日本投降条款,美国主导太平洋战场,提供海军空军支持。战时美国产量占盟国一半,推动重建计划。尽管苏联占柏林,但美国技术资源决定中心角色。丘吉尔大选输给阿特利,但布局延续,因为美国发起多数协调,通过援助巩固地位。 这些会议,美国主位源于经济后勤主导,调解矛盾,推动协作。苏联贡献大,但物资依赖美国,英苏分歧让美国成桥梁。租借法案总援助苏联110亿美元,占苏联GDP11%,帮红军移动和补给。英国战债累积,经济弱,美国成盟国支柱。罗斯福外交策略拉近苏美,避免直接冲突。波茨坦时,原子弹让美国更有底气,对日作战主导。苏联东线胜利关键,但西线和太平洋美国出力多,加上援助,平衡了贡献。主流观点承认苏联牺牲最大,但会议座位反映实际影响力,美国经济军工强,战后成超级大国。
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
【2评论】【20点赞】
用户10xxx59
一个出钱一个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