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一个知青在看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方程推导错了,就给钱学森写信,谁知钱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9-15 01:44:11

1964年,一个知青在看钱学森的论文时,发现方程推导错了,就给钱学森写信,谁知钱学森不仅回了信,还说:“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时候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风沙刮得厉害,一个叫郝天护的年轻人蹲在土坯房里,就着一盏煤油灯,一遍遍推算纸上的公式。 他当时在兵团农学院工作,白天干农活,晚上就啃学术期刊。别看环境艰苦,他可是清华出来的高材生,心里始终没放下对学问的惦记。 有一天,他读到钱学森发表在《力学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讲的是土动力学。 钱学森是谁?那是中国顶尖的大科学家,负责造导弹放卫星的人,一般人读他的文章只有仰望的份儿。但郝天护不一样,他边看边算,算了又算,就是觉得里头有个方程推导不对劲。 他一开始也不信,心想肯定是自己搞错了。钱学森怎么可能出错?但反复验算以后,结果还是指向同一个结论:公式真的有问题。 他心里直打鼓,该不该说?说出来谁信?一个小地方的知青,敢质疑科学泰斗?周围同事也劝他别自找麻烦。 但郝天护最后横下心,觉得科学不该看身份高低,对的就是对的。他摊开信纸,把推演过程写得清清楚楚,语气恭恭敬敬,然后寄往北京。 信寄出去,他就没指望有回音。没想到过了两个多月,居然收到一封来自“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信。拆开一看,落款是钱学森。 钱学森不但没生气,还认认真真承认错误。信里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 他甚至把郝天护称呼为“您”,全信用了十三个“您”字。 这还不算,钱学森主动提议让郝天护把自己的见解写成短文,投给《力学学报》,还说愿意帮他推荐。 郝天护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立马整理成文章寄出去。可那时候他没什么名气,编辑部没当回事,一直压着没发。 后来钱学森知道了,亲自去催、去推荐,这才让郝天护的文章登上了1966年的《力学学报》。 一篇小文章,看起来没什么,却彻底改变了郝天护的人生。这之后,他越走越坚定,后来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出国深造,成了国际上有名的力学专家。 而钱学森呢,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工作千头万绪,却愿意抽时间对待一个陌生年轻人的来信,诚恳认错、热情鼓励。 这不是一般的谦虚,而是真正把科学精神融进了骨子里,不管谁说话,对的就要认,就要支持。 这段往事之所以到今天还有人记得,不只是因为它有个逆袭的结局,更因为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科学面前,没有谁天生是权威。 真理最大,人人大胆怀疑、认真求证、坦然接受,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 有时候,一点较真、一句认错、一次推荐,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一个领域的未来。 信息来源: 科技日报《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家小事丨钱学森:给年轻人回信承认自己论文有误》 央视网公益频道《钱学森:给年轻人回信承认自己论文有误》 澎湃新闻|《钱学森向一位年轻人道歉: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

0 阅读:169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