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宁舰说起,它主要作用是让咱们摸透航母的基本构造和运作规律,为后续的自主研发积累经验。 紧接着的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虽然它在整体布局上和辽宁舰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采用滑跃起飞甲板,但在很多细节上都进行了优化,比如舰岛更小、内部舱室布局更合理,这也意味着咱们在航母自主建造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不过无论是辽宁舰还是山东舰,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那就是滑跃起飞方式限制了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导致舰载机无法满油满弹起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母的作战能力。 所以在山东舰之后,咱们就开始规划下一代航母,也就是福建舰。最初的设计思路里,福建舰是要采用蒸汽弹射器的,这也是当时很多国家航母的主流配置。 蒸汽弹射器虽然比滑跃起飞先进不少,能让舰载机满油满弹起飞,但它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体积大、重量重、维护复杂,而且每次弹射都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和蒸汽,对航母的动力系统也是不小的负担。 当时相关的研发工作其实已经在推进了,可就在这个时候,马伟明院士带领的团队在电磁弹射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电磁弹射技术,克服了蒸汽弹射器的诸多缺点。 电磁弹射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用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燃油和弹药;它的维护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能减少航母的维护成本和时间;而且电磁弹射器的弹射力量可以精确控制,既能弹射重型的舰载战斗机,也能弹射轻型的预警机、无人机,兼容性更强。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电磁弹射技术采用了中压直流供电系统,这比美国福特级航母采用的中压交流供电系统更先进、更稳定,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此前就多次出现故障,而咱们的技术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成熟度。 正是因为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然成熟,让福建舰的设计有了调整的可能。正是因为这次临时调整,福建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 “试验” 和 “过渡” 的性质,它需要验证电磁弹射技术在常规动力航母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后续更先进的航母积累数据和经验。 从航母发展的规律来看,每一代航母都会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朝着更符合实战需求、技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福建舰已经验证了电磁弹射技术的可行性,那么下一艘航母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 马伟明院士团队在电磁弹射技术上的突破,只是我国军工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其他领域,比如舰载相控阵雷达、舰载防空导弹、舰载战斗机等方面,咱们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种全方位的技术积累,为下一艘 “完全体” 电磁弹射航母的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下一艘 “完全体” 电磁弹射航母,会在哪些方面带来惊喜呢?是核动力系统,还是更先进的舰载机,或者是其他咱们没想到的黑科技?不妨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从辽宁舰说起,它主要作用是让咱们摸透航母的基本构造和运作规律,为后续的自主研发积
百姓事记簿
2025-09-15 10:58:3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