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说:“我想,很不幸的是中国事实上并不想过来跟我们谈判,因为他们是世界贸易体系里面糟糕的冒犯者。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升级反制是失败者的行为。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声称中国不愿与美国谈判,还将中国称为世界贸易体系里糟糕的冒犯者,甚至把中国的升级反制说成是失败者的行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中美贸易关系,近年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自特朗普政府时期起,美国就频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以此来改变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可结果却事与愿违。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若按照 “增加值贸易” 来计算,中美贸易逆差会削减近半。这说明,美国所谓的贸易逆差,很大程度上是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果,并非中国单方面的问题。 美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环节放在中国,自己则牢牢把控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品牌建设部分。 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举措,中国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这完全是合理的自卫行为。 当美国首次将关税提升至 34% 时,中方随即实施了对等的 34% 加征;美国再次追加 50% 后,中方同样迅速对应加征 50%。 最终,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累积达到 104%,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累积为 84%。这一系列反制行动,都是在遵循对等原则,并非美国财长所指责的那样。 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自身陷入了困境。2024 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高达 1.21 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对华贸易逆差仍占将近四分之一,达到 2954 亿美元。 加税不仅没有减少美国对华依赖,反而推高了美国国内的输入型通胀,美国消费者联盟 2024 年数据显示,关税直接造成美国家庭平均年度支出增加 985 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也受到重创,2023 年起,美国制造业 PMI 连续 7 个月低于 50 荣枯线,2024 年 8 月,福特、特斯拉等大型制造企业宣布裁员逾万人,原因正是供应链成本过高,难以维持北美产能。 反观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实力。一方面,中国加快了多元化出口的步伐,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RCEP 生效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大幅上升,2024 年突破 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中国对美出口份额下降的同时,在 “一带一路” 倡议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猛增至 47%。 另一方面,中国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大幅增长,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日益提高。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言论,更像是一种政治操弄,试图通过抹黑中国来转移国内民众对美国自身经济问题的关注。 美国当前面临着财政赤字占 GDP 的 6.4%,利息支出同比激增 34% 等问题,其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而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参与全球贸易,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失败者,时间自会给出答案。而对于美国财长的这番言论,大家又有怎样的看法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中美官员将在西班牙就贸易摩擦和TikTok最后期限展开谈判】(路透社)——美国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