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沈逸教授和对岸、香港、新加坡的几位名嘴探讨抗战中国共双方的作用,国民党老将军说国军战死了两百多个将军,损失了几百万军队,言外之意抗战国民党政府是起了主要主导作用的。可能沈逸教授出于参与讨论的有台湾的老国民党将将领,没有太好意思展开论证。那么今天我就举几个历史事件事实来,请看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政府起的是什么作用。
1931年“9.18事变”爆发。张学良此时正在北京陪同英国公使兰普森看梅兰芳的京剧“宇宙峰”,蒋介石在南昌指挥作战。请注意,老蒋此时的指挥作战不只是对红军的围剿,更主要的是对“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军”的作战。是的,您没听错:1931年9月1日,汪精卫、孙科、李宗仁等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并组成粤桂北伐军,誓师讨伐南京蒋介石政府,史称“宁(南京)粤(广州)大战”。9月13日,“粤桂北伐军”攻占衡阳,南京方面吃紧,而此时阎锡山、冯玉祥也通电宣布支持广州国民政府,老蒋可谓焦头烂额。
“9.18事变”的爆发给南京国民政府解了围:9月20日,南京国民党中央通电粤方“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粤方迫于国内形势停止进攻撤回原防,“宁粤”双方开始谈判。经过三个月勾心斗角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1931年12月22日—29日,召开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组成了新的国民政府。然而新政府对日本侵占东北依然没有作出任何反击决定。国难当前,国民党忙内斗,请问这是什么操作?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正在上海驻守的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将军指挥下奋起抵抗,同时张治中将军率第五军增援。战至三月,我国军伤亡1.4万,歼灭日军1万多人,迫使其三次更换指挥官,挡住了日军进攻。3月3日,日军发布停战声明,双方谈判。然而国民政府谈判的结果是什么?1932年5月5日,《淞沪会战协定》签订,根据协定,十九路军被迫撤至苏州河南岸,中国军队实际丧失上海—昆山—苏州的军事控制权,日军2500人进驻上海。蒋光鼐将军被解除十九路军职调往福建;请问这是什么操作?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5月31日,何应钦与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协定》,宣布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一线,默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使日军有了侵略华北的进攻基地;
1935年6月21日,和日本签订《秦土协定》,丧失察哈尔省;
1935年7月6日,签订《何梅协定》,基本丧失河北主权;
请问:国民党政府的这一系列操作,是积极抗战吗?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激战14天后,8月27日,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遵照指示继续向日本支付了“庚子赔款”。自1937年7月—1938年12月,在全面抗战爆发了一年半时间内,国民党政府依然按时每月给日本支付庚子赔款总计52.5万英镑。1939年1月,此事曝光,在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下,国民党政府终于停止支付赔款!
请问某些大V和台湾国民党元老,国民党政府的这个操作如何?混账不混账?
1938年6月9日,国民政府为了“迟滞日军进攻武汉”,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89万中国平民死亡,390万人流离失所,2000万亩耕地变成黄泛区寸草不生。对日军造成影响:当场淹死日军1000余人。两天后的6月11日,日军突袭安庆,武汉会战正式打响。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
请问,是谁作出的炸开花园口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当场淹死的89万老百姓,对武汉会战起什么作用了?
1944年4月,已是强弩之末的日军为打通华北至东南亚的陆路通道,发动豫湘桂战役。此战,日军投入50万兵力,短短时间从河南打到广西,国军损失50万,丢掉146座城市,20万平方公里国土,6000万民众沦陷。出现了让美国顾问不可理解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大溃败。
请问台湾国民党元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事实:从“9.18事变”到“7.7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开始,国民党政府是什么时候对日宣战的呢?不好意思,是直到1941年12月9日,国民党政府才正式对日本宣战!这又怎么解释?
再有一个事实:作为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一个推行“三光政策”、制造华北无人区、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罪恶累累的刽子手冈村宁次,南京政府为什么一再拖延审判他?反而作为政府特别顾问出入总统府?而直到1949年1月6日,已是末日的国民党政府上海军事审判庭草草开庭,然后竟直接宣布其无罪,让其回到了日本!请问国民党政府这叫什么?无耻之极!
我们不否认在抗战中有诸多国民党爱国将领和数百万英勇无畏的士兵浴血奋战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这与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无关。正是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无能、愚蠢的决策和军事指挥,才造成了我们大量的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损失,致使大片国土快速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