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还清,还赠百亿大礼,西方国家都眼红。   2025年

波览历史 2025-09-18 00:44:54

这才是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还清,还赠百亿大礼,西方国家都眼红。   2025年6月,500多名中国公民从伊朗紧急撤离,途经土库曼斯坦时,当地边防部门全程开绿色通道,移民局工作人员连夜加班办理手续,连过境大巴都安排了专门的安保车辆护送。   这场跨越国界的救援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真正的信任。   而这样的情谊,早在几年前就已用真金白银写下注脚,人口仅700多万的土库曼斯坦,不仅在2021年提前还清了欠中国的81亿美元贷款,还主动送上价值百亿的能源合作大礼,这波操作让不少西方国家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土库曼斯坦的故事藏在卡拉库姆大沙漠的深处。那里有个叫加尔金内什的气田,地下埋藏的天然气够全球用几十年,可偏偏长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夏天沙子能烫熟鸡蛋,冬天寒风能冻裂钢管,要把天然气抽出来,得在沙漠里打几十口千米深井,还得建处理厂和输送管道。   对于这个人口刚够得上中国一个大城市的小国来说,这样的工程简直是天方夜谭。   2007年,他们想开发这个宝藏,找了不少西方国家谈合作,可对方一开口就提各种条件,从内政到人权没完没了,根本不是真心帮忙。   就在这时,中国带着诚意来了。81亿美元的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只谈怎么把天然气挖出来、送出去。   要知道,这笔钱在当时差不多是土库曼斯坦全年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二。中国工程队开进沙漠后,硬生生在没人烟的地方造出了奇迹。   没有水就从几百公里外的阿姆河引水,建了沙漠里的无土栽培大棚;设备受不了高温就自己改冷却系统;沙尘暴一来就夜里开工。   上万名工人用两年半时间,在沙漠里铺就了一条1800多公里的管道,把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一路送到中国新疆。   2009年底通气那天,土库曼斯坦全国都在庆祝,老百姓举着两国国旗上街,就像过节一样。   这条管道成了土库曼斯坦的“致富线”。中国按合同每年买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不管市场价格怎么变都不反悔。   这让土库曼斯坦有了稳定收入,对华出口很快占到他们天然气外销的九成以上。钱包鼓起来后,他们没忘了还钱的事,专门从出口收入里按比例存钱,年年都准时还款。   2021年最后一笔款项到账时,国际上不少国家还在为债务扯皮,这个中亚小国却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有网友说,这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比那些光说不练的强多了。   更难得的是,还清钱后土库曼斯坦反而更主动地加深合作。新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上台后,不仅延续了对华友好政策,还提出要建第四条输气管道。   这条管道能多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加上配套设施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相当于给中国送上了一份百亿大礼。   现在中国每年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够给2亿多个家庭做饭用,既保障了能源安全,又减少了污染排放。   两国的合作早就不止于能源。2025年刚开工的鲁班工坊,要在土库曼斯坦培养技术工人;计划中的传统医学中心,会把中医诊疗带到当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了中文课,街头的中文招牌也多了起来。   今年土库曼斯坦主办国际和平与信任论坛,特意邀请中国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在6月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两国还一起签署了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要把这种伙伴关系长期保持下去。   反观西方国家当年的做法,差距就更明显了。他们曾经想搞的纳布科管道计划,本来也想从土库曼斯坦买气,可因为总想附加政治条件,还整天算计利益分配,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看到中土合作这么红火,只能在旁边酸溜溜地评论,却拿不出实际行动。其实不是土库曼斯坦不愿意合作,而是他们更看重平等和尊重。   中国从来不会因为帮了忙就指手画脚,这种态度让土库曼斯坦觉得踏实。   土库曼斯坦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一定要讲排场、喊口号。   他们经济结构单一,主要靠天然气吃饭,却能在赚钱后第一时间还清贷款;他们是小国,却有勇气拒绝不合理的条件,选择真诚的伙伴。   中国企业在沙漠里建管道时,不仅带去了技术,还帮当地修公路、建学校,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土库曼斯坦农村都通了天然气,新建的医院里有不少中国设备,这些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友谊。   今年是土库曼斯坦获得永久中立国地位30周年,这个国家用30年时间证明,中立不代表孤立,真诚合作才能带来发展。   他们和中国的关系没有惊天动地的协议,却在一次次互相支持中越走越近。从紧急撤离时的绿色通道,到日常的天然气输送,再到年轻人学中文的热情,这些细节里藏着最真实的友谊。   国家之间的交往,说到底和人与人相处一样,真诚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