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没帮俄罗斯是对的,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真令人唏嘘!和美国一向不对付的朝鲜,赌上“家底”帮俄罗斯,结果美国稍微一伸橄榄枝,俄罗斯直接闭门会谈5个半小时,朝鲜被狠狠“背刺”了一把。 在大国博弈中,支持盟友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像抵押全部家当,而有的则像精明的股权投资,随着局势的变化,这两种方式的价值常常会以最直接、最严苛的方式被重新评估。 朝鲜选择了后者中的“豪赌”式支持,为了支援俄罗斯,朝鲜的军工厂开启了极限生产模式,三班倒不停工作,整个国家大约30%的工业产能都投入其中。 火车一列接一列满载物资向俄罗斯北上,其中包括从五百万到上千万发的炮弹,这些补给曾一度占据俄罗斯前线消耗量的四成,连高端的KN-23战术导弹也送了过去。 而这还不算全部,朝鲜还派出了数万名士兵,承担一些最危险的任务,比如挖掘战壕和执行突击任务,俄罗斯人对这些士兵赞不绝口,称他们“专业、坚韧”,但代价也是巨大的,截至今年上半年,伤亡人数已超过一万。 那么,朝鲜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他们现在特别着急补上年年都缺的那两百万吨粮食,还盼着俄罗斯能给他们石油、化肥,还有反卫星系统、高端导弹技术这些东西,朝鲜是想“赌一把大的”,既能换到活下去必需的资源,也能让自己在国际上的分量更重些。 与此相对,中国的做法则显得更加谨慎和务实,更像是一种对冲策略,中国有一条清晰的红线:绝不提供致命性武器。 与此同时,北京通过大量采购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帮助其经济维持运转,中国还通过向俄罗斯提供一些军民两用产品,比如机床和无人机零部件,帮助俄罗斯的军工体系维持生产。 这虽然被欧盟制裁了两家中国银行,但在北京看来,这种“交易成本”是可控的。 中国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既要支持俄罗斯这个重要的战略伙伴,又不能因此破坏与西方国家的价值万亿美元的贸易关系,所以中国一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在背后扮演调解人的角色。 今年3月,中国还真办成了件挺关键的事,把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拉到一块,谈成了个保护海上能源设施的协议,这事一摆出来,谁都能看明白,中国在处理国际上的那些事时,是真有帮着双方调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然而,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美国突然提出了和谈的提议,俄罗斯几乎没有犹豫就接受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利雅得与美国代表进行了五个半小时的闭门谈判,谈判的核心内容,是俄罗斯与西方寻求妥协,换取实际的利益。 就在这时,朝鲜的“豪赌”瞬间被清算了,那些在前线奋勇作战的朝鲜士兵,立刻被边缘化,撤回了营地,朝鲜付出的上万条生命和数百万发炮弹,在谈判桌上根本没有任何回报,甚至连一个旁听席的机会都没有。 朝鲜这边掏了支持,结果啥实打实的好处、能当筹码的东西都没捞着,反倒落了个没人在意的境地,成了圈子里靠边站的角色,完全没被当回事。 而中国的“股权投资”则在这时展现出了它的价值,正是由于中国那种模糊的、并不站在任何一方死守的立场,它成为了各方都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力量。 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外交斡旋能力,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杠杆,在所有大国博弈中,中国凭借这份“中立”与灵活,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