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日本40万精锐打了3年,只留下11万遗骸。都说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历史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其实如果要说日本人抗战时期最让他们头疼的城市,其实并不是武汉。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最头疼的城市究竟是哪个城市?当年这座城市在与日本人对战时又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 一、战长沙 2017年有一部关于抗战题材的纪录片,记录还原了当年长沙这个地方面对日本人全城抗战的全过程。 更早之前2014年时,由山东影视知名导演张开宙和孔笙,两位导演联合指导的电视剧作品战长沙,由杨紫霍建华等人主演,在当年播出时也引发过不少的热议和反响。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纪录片,其实都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的,而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原型就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奇迹,武汉失守之后,整整持续三年的时间,全城出动与日军抗斗的长沙会战。 日本人当年长驱直入对长沙发动战争一个根本的目的是。认为作为湖南的省会,长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拿下了长沙,接下来在两广地区和川黔一带都能够全面进军。 从南京到武汉,日本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猛进。打到长沙时,两广一带有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逃命,没有人看好这场战争,都认为日本会非常快速的攻下长沙。 二、惨烈的长沙会战 在电视剧战长沙当中,有一个叫薛君山的角色,是由任程伟所饰演的。这个角色的人物原型就是当年在长沙会战当中,守卫长沙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1939年9月份,日本开启了对长沙的进攻计划,一次性调集了数10万兵力,带着最先进的武器设备开始兵分三路,试图直接包抄长沙。 来势非常迅猛,短短三天时间,长沙守城军牺牲惨烈。继续和日本人硬碰硬对干肯定不行,于是薛岳提出了后退决战,诱敌深入,同时试图联系求助,等待外援。 当时整个长沙城都陷在一片战火当中,为了稳定军心,长沙城守卫军更是喊出了誓与长沙共存亡的口号。 日军没有想到在长沙城会迎来这样的局面,和长沙守卫军多番对峙之下,始终攻不下这座城。打到后期,几乎是长沙城男女老少都出动,全面抗战。 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都没有选择撤退,而是依然和长沙守卫军僵持将近20多天的时间,一直在不断地打。 20天的时间里面,长沙城死伤惨重,但日本人同样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在各方落后的情况之下,长沙守卫军仍然打掉了日本将近70多架军机,歼灭了2万多日本鬼子。 这场战争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全面胜利,但至少守住了长沙这个地方,也让日军不得不退回到原本的驻守地,不敢再向前推进。 尽管这一次战争并没有夺回之前失去的南京和武汉这些地方守住了长沙,对于两广一带和川黔一带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场战争主要的目的就是守住长沙,从战略目的上来讲,这确实是一场已经算是取得胜利的战争。 三、第3次长沙会战 日本人野心并没有因为一次的失利而消失,长沙是一块啃不下的硬骨头,但日本仍然认为只要派出的精锐更多,持续不断的攻打,就一定能拿下长沙。 到了1941年,日本对长沙发起了第3次进攻,第3次的长沙会战,同样是薛岳,利用地形优势,不断的和日军打消耗战争。 打到最后,日军派出了将近40万的精锐部队,从最开始三路包抄到后期兵分八路,企图以兵力优势,一举拿下长沙。 当时袭击作战的国民革命军十军军长李玉堂,宣告军队所有官兵,无论如何要守住长沙,如果战死就以长沙为坟墓。 长沙的守卫军就是在这样必死的决心之下,联合所有长沙民众,在敌军的炮火之中,越战越勇。这场战争从12月下旬开始打到1月上旬。 终于迎来了一次全线反击的机会,在这场反击当中,全面反击的中国军队直接歼灭了5万多日军,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剿灭了将近11万敌军,重创敌军军心。 长沙会战的成功是是当年军民一心,全面抵抗敌军抱着必死的决心,一定要守卫住长沙的每一个抗战英雄共同带来的,这段被记录在教科书上的历史,应当对每一代人铭记,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的象征。 参考资料: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
中国最"难打"的一座城,日本40万精锐打了3年,只留下11万遗骸。都说武汉会战是
观史亦鉴
2025-09-19 11:39: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