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彭雄和新四军10名团以上干部乘木船去延安,不料中途被拦截,敌人欲上船检查,彭雄急令:“打!”霎时枪声四起,木船在交战中被打穿![无辜笑] 1943年3月的一个夜晚,黄海海面上一艘木质帆船正缓缓北行,船上51名乘客身着商人服装,却个个神情警觉。 这些“商人”实际上是新四军第三师的高级干部,包括参谋长彭雄、第八旅旅长田守尧在内的11名团级以上指挥员,他们此行目标是延安,参加中央党校的学习培训。 由于苏北地区日军封锁线密布,陆路几乎不可能通行,经过反复研究,组织决定采用海上航线:从盐城出发,沿海岸线北上至山东,再转陆路赴延安。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所有人员都换上了商人服装,携带了一些货物作为掩护,船只选择了当地常见的大型帆船,船工也是可靠的地下交通员。 出海后的前半夜一切顺利,然而凌晨3点左右,海上突然无风,帆船失去动力,只能随波漂流,并且船只此时正处于连云港和岚山头两个日军据点之间,这里是敌军巡逻的重点区域。 天色微亮时,一艘日军巡逻艇从远处驶来,巡逻艇鸣枪示警,要求帆船停下接受检查。 船工按照预先准备的说辞回答:“我们是去青岛做布匹生意的商船。”但日军显然不相信这个解释,巡逻艇继续逼近,准备派兵登船。 彭雄意识到一旦日军上船搜查,所有人都将暴露,他立即下达了开火命令。 埋伏在船舱内的干部们突然开火,打得日军巡逻艇措手不及,巡逻艇迅速退到400米外,开始用机枪疯狂扫射木船。 木船上只有轻武器,射程远不如敌军机枪,船身不断被子弹击穿,海水开始涌入。彭雄一边指挥战斗,一边组织人员堵塞弹洞。 激战中彭雄胸部中弹,鲜血染红了军装,他的妻子吴为真当时已怀孕6个月,但仍然冒着弹雨为丈夫包扎伤口,然后拿起武器继续战斗。 上午10点左右,海风重新刮起,帆船恢复了动力,船工立即升帆,试图摆脱敌军纠缠。 但是下午2点,又有4艘日军巡逻艇从不同方向包围过来,这次敌军明显有备而来,火力比上午更加猛烈。 面对四面合围,彭雄艰难地支撑着身体,下达了最后的命令:焚毁所有文件资料,准备弃船游泳。 干部们迅速销毁了身上的证件和重要文件,然后纷纷跳入海中,由于多数人都不熟悉水性,加上海浪很大,很多人刚一下水就被海浪吞没。 彭雄身负重伤,下水后很快就沉了下去,田守尧也在游泳过程中体力不支,最终牺牲在大海中,包括他们在内,共有16名干部在这次海战中牺牲。 剩余的人员中,有一部分被当地渔民救起,另一部分游到岸边后被胶东军区的八路军部队接应,经过几个月的辗转,幸存者最终还是到达了延安。 战后16位牺牲的烈士被安葬在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陈毅元帅亲自为他们题写了“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这场海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干部流动的艰难处境,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即便是高级干部的正常调动也要冒着生命危险。 如今在连云港附近的海域,偶尔还能听到老渔民讲述当年的这场海战,他们说那片海水曾经被烈士们的鲜血染红,每当海风吹起的时候,似乎还能听到当年激战的枪声。 网友们纷纷敬佩不已: “这段历史看得我头皮发麻,木船打机枪艇,简直是绝境中的血性!致敬先烈!” “彭雄和田守尧都是师旅级干部啊,这么高级别的将领冒死走海路,可见当时形势多严峻。” “以前只知道陆上抗战,原来海上也这么惨烈,新四军真的太难了。” “干部团里还有女同志和孕妇,全员皆兵,那个年代的人信仰太坚定了。” “居然能从一个巡逻艇打到四艘围攻,日军也是够狠的,但咱们的人更硬气!”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形容这场海战中的新四军将士,你会说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抗战中,彭雄和新四军10名团以上干部乘木船去延安,不料中途被拦截,敌人欲上船检查
轩叔观察
2025-09-19 12:23: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