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文学家姚燧70 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的第二天,侍妾说:“您已年迈,倘若我就此身怀有孕,恐怕会被家中怀疑,不如您留个证物给我吧!” 这件证物后来果然救了她。 姚燧在元朝可不是普通文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连元世祖忽必烈都曾夸他“文能安邦”,家里奴仆、姬妾加起来几十口人。 侍妾是去年被人送进府的,原是江南逃难的孤女,模样清秀却话少,平日里只默默做事,府里不少人都觉得她“木讷”,没把她放在眼里。 那天她侍奉姚燧沐浴,见老爷洗完澡后坐在榻上擦头发,手都有些发颤,忽然就想起府里的流言——正室夫人早就盼着姚燧身子垮,好把自己的侄子过继来继承家产。 第二天她才敢小声提要证物的事,话没说完就紧张得攥紧了衣角。姚燧一开始还笑她“小题大做”,可转念一想,自己年过七旬,府里盯着他位子的人可不少,要是侍妾真怀了孕,指不定会被栽赃成“私通”。 他摸了摸腰间,解下一块羊脂玉牌,上面刻着他亲手写的“姚氏燧”三个字,是早年元成宗赏赐的,边缘都被摸得光滑了。“拿着吧,”姚燧把玉牌递给她,“这东西府里没人有第二块,真出事了,拿它说话。” 侍妾把玉牌缝进贴身的衣襟里,连睡觉都不敢摘。过了五个月,她真的查出怀了身孕,消息一传开,正室夫人当即就带人闯进来,指着她骂“你这贱婢,老爷都七旬了,你怀的是野种!” 还让人把她绑起来,说要等姚燧从京城回来就送官。侍妾没哭没闹,只是慢慢从衣襟里摸出玉牌,递给来传话的管家。管家一看玉牌上的字,手都抖了,赶紧跑去给姚燧送信。 姚燧连夜从京城赶回来,当着全家的面举起玉牌:“这是我给她的证物,孩子是我的!”正室还想争辩,姚燧沉了脸:“我虽老,还没糊涂到认不出自己的东西,你们要是再敢冤枉她,就滚出姚家!” 后来侍妾生下一个儿子,姚燧亲自给孩子取名“姚嗣”,还请了先生教他读书。有人背后说侍妾“有心计”,可谁又知道,在那个深宅大院里,一个没背景的孤女,要是没这块玉牌,早连自己和孩子的命都保不住了。 现在人们读姚燧的文章,总赞他“文辞雄浑”,却少有人提这个侍妾的故事。可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子,用一点远见和勇气护住了自己,也让我们看到,古代深宅里的女性,不是只会忍气吞声,她们的生存智慧,一样值得被记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的第二天,侍妾说:“您已年迈,倘若我
史海沉钩
2025-09-20 00:09:05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