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上朝时,乾隆的弟弟弘昼,当众把军机大臣讷亲打得鼻青脸肿,乾隆在一旁看热闹,等弘昼打够了,笑眯眯地说:“你看你,净胡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乾隆初年的一个早朝,太和殿的金砖还泛着冷光,百官垂首肃立间,突然响起一阵拳脚声,和亲王弘昼猛地冲上前,攥着拳头往军机大臣讷亲脸上砸去。 血珠溅在明黄色的御道旁,讷亲捂着腮帮子踉跄后退,牙床渗血却不敢哼一声,而龙椅上的乾隆,只是端着茶碗慢悠悠吹着浮沫,仿佛眼前的闹剧与自己无关。 这一拳,看似是弘昼的混不吝,实则藏着盘根错节的缘由。此前弘昼想修王府,向户部要三万两银子,讷亲却当众阻拦,说“国库正备西征准噶尔的军需,王爷当以国事为重”。 讷亲出身显赫,是康熙皇后的侄孙,又是雍正一手提拔的重臣,乾隆继位后更是让他兼着大学士与军机大臣,权势盛到连和珅都要避其锋芒。 他这一句话,在弘昼听来,既是不给自己面子,更是在乾隆面前摆“忠臣”的谱。 弘昼本就以“荒唐”闻名:早年间在王府办“活丧”,自己坐在灵堂里啃祭品,让家人披麻戴孝哭灵,还说“生死本就寻常,提前练练怎么了”。 平日里更是三天两头找乾隆“哭穷”,要银子要地,活脱脱一副“只知享乐、不问政事”的草包模样。 可没人知道,这份荒唐是他的自保,他亲眼见过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血腥,雍正登基后兄弟或死或贬,他深知皇家亲情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唯有装得胸无大志,才能让乾隆放心。 所以当讷亲阻拦他时,他故意选在早朝这个最公开的场合发作。拳头落在讷亲脸上时,他嘴里还嚷嚷着“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管本王的事”。 既演足了“跋扈王爷”的戏码,也替乾隆敲打了讷亲,乾隆虽倚重讷亲,却也忌惮他权势过盛,只是碍于“君臣情面”不便动手,弘昼这一顿打,正好替他出了这口气。 果然,等弘昼打够了,乾隆才放下茶碗,笑着斥了句“你呀,又胡闹”,语气轻得像在说孩童抢糖。 他没罚弘昼,只让讷亲“先退下找太医看看”,转头就把讷亲调去江南查盐运,明着是提拔,实则是把他调离权力核心。 讷亲到了江南后,没了往日的权势,渐渐没了声息,而弘昼依旧每天提着鸟笼子上朝,时不时找乾隆要些赏赐,活得越发自在。 后来有人说,弘昼是乾隆的“白手套”,替他做那些“帝王不便做”的事;也有人说弘昼是真糊涂,才敢在金銮殿上打人。 可只有弘昼自己清楚,他的每一次“胡闹”都恰到好处:既不让乾隆觉得他有威胁,又能替乾隆平衡朝局,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富贵。 他活到六十岁无疾而终,乾隆亲自去祭奠时,看着灵堂里他笑嘻嘻的画像,说了句“你这辈子,活得比谁都明白”。 皇家的亲情,从来都裹着权力的外衣。弘昼的拳头,砸的是权臣的气焰,护的是自己的平安;乾隆的“默许”,藏的是帝王的权衡,留的是兄弟间的体面。 那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实则是最清醒的生存智慧,在权力的漩涡里,太过聪明会招灾,太过规矩会被猜忌。 唯有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能在皇家的棋局里,做一枚安全的“闲棋”。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信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一次上朝时,乾隆的弟弟弘昼,当众把军机大臣讷亲打得鼻青脸肿,乾隆在一旁看热闹,等
湖锦行
2025-09-22 10:1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