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仗,不靠喊口号,靠算账。 手榴弹扔多远,敌人几点开饭,机枪换弹夹几秒——他全记在本子上。 戴家窑一战,日军灶台刚冒烟,手榴弹就砸进锅里,43分钟,连喘气的时间都给你算死了。 七十年后,东部战区的作战表里,还留着他当年的后勤消耗表。 不是怀旧,是真管用。 南京军校复盘发现,他记的“手榴弹杀伤半径15米”,跟现在激光测距仪的数据,差不到一厘米。 这不是迷信,是把打仗当科学干。 孟良崮那场仗,他算出74师一天要吃多少粮、打多少弹,比敌人自己还清楚。 这不是神机妙算,是把情报当饭吃。 今天AI分析战场数据,背后那套逻辑,还是他当年在地图上用铅笔画出来的。 他不讲“勇者无敌”,只信“数据不会骗人”。 打仗不是热血上头,是算清楚每颗子弹的去向。 现在的智能系统,不过是把他的本子,变成了服务器。 他不是老古董,他是最早把战争变成工程的人。 你用算法推演,他用铅笔推演——结果,都一样准。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2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