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商量了,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

幕沧小澜 2025-09-26 15:43:39

没得商量了,中方弃用美国港口,罚单已发往特朗普,最高增78%。既然特朗普要收港口费,那就让他根本收不到,又不是只有美国市场才有业务以及不可放弃。 中远海运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从美国航线上撤下的运力,已经顺利地转移到了亚洲、中东和拉美等更活跃的航线上。 如果换一种直观的说法,就是本来要驶向美国的货轮,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开往东南亚和南亚,有的甚至干脆往中东港口停靠。 这些市场正处于需求增长期,订单越来越多,也比运去美国更赚钱。 这种转移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出于一种商业上的必然。事情的起点还得追溯到特朗普提出的新费率。 当时美国政府想要提高外国货船使用港口的费用,本意既是收钱,也是想把中国捆在美国市场上,借此施压。 可事情的发展刚好走向了反面。对于企业来说,既然一条航线被人为抬高了成本,那就转头去找更合适的市场,根本没有必要固守在美国那块越来越难做的生意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方面并没有选择被动接受,而是顺势给出了回应。运输成本的调整,就像是一张反向开出的账单,直接发到了特朗普面前。 美国想通过涨价增加收益,但中国减少在美业务之后,美国港口反而失去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就拿洛杉矶和长滩港来说,以前依赖中国货轮的繁忙如今变成了萧条,吞吐量下滑带来的连锁反应,让本想多赚钱的港口经营者反而承受了损失。 与此同时,新的市场正在壮大。亚洲内部的贸易热度不断上升,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产业的兴起,把大量运输需求带了出来。 还有中东和拉美,也展现出越来越高的消费潜力。这些地方的活力正在冲淡美国的地位,让中国企业发现了更多的机会。 事实证明,把航运资源转移出来不仅避开了高成本,还让整体业务表现得更稳,也更有增长的空间。 这场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变化。过去美国掌握更多话语权,常常认为只要提高门槛,别人也只能接受。 可如今,中国拥有了多样化的市场选择和覆盖全球的航运网络,已经完全可以把风险分散开来,不再单一依赖美国。 这也是特朗普误判的地方,他仍旧把博弈放在过去那套思路里,结果现实情况证明,这种方法早已不灵。 对比非常明显,一边是美国港口的冷清和资金的流失,另一边是中国企业在新市场里获得的丰厚回报。 美国想收取更多费用,但货船调头之后,结果是钱没收到,还先把自己的产业链拖下了水。而中国航运业则在广阔的空间中找到了新的出路,生意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加稳健。 到这里,事情的走向也就清楚了。特朗普设下的涨费政策原本想给中国制造压力,但最后影响最大的却是美国自己。 全球化已经不是单向通道,航运的重新布局让很多人都看到,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不仅顶住了压力,还展示了灵活的选择权。 最终,美国港口少了货船,中国货物却早已顺利抵达世界其他角落,这背后的实际效果,对比得一清二楚。

0 阅读:1135

猜你喜欢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