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命脉并不在俄罗斯,俄罗斯的死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一旦中国稳固,俄罗斯的实力就难以被彻底击败。俄乌冲突打了几年,西方想用制裁把俄罗斯经济掐死,可俄罗斯硬是没倒。油气照卖,财政没崩,超市里货架满满,生活没啥大变化。这全靠中国在背后撑腰。 俄罗斯的命根子就是油气,以前欧洲是最大买家,制裁一来欧洲赶紧断了念想,这下俄罗斯的钱袋子差点被捏爆。幸亏有中国顶上来,直接成了俄罗斯油气的“接盘侠”兼“最大主顾”。 2024年一年,中国从俄罗斯买了1.0847亿吨原油,占咱们自己进口量的19.6%,俄罗斯直接稳坐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的位置。天然气更夸张,“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4年不仅完成了380亿立方米的合同量,还超额供应了不少,加上860万吨液化天然气,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了。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卖油气嘛,哪儿不能卖?但真不是这么回事。油气运输得靠管道靠长期合同,不是临时找个买家就能成的。更关键的是结算不愁,2023年中俄油气贸易里40%都用本币结算,人民币和卢布直接兑换量涨了3倍,根本不用看美元的脸色。 对俄罗斯来说,这哪儿是卖油气啊,简直是续命钱。打仗最烧钱,要是油气卖不出去,财政早崩了。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这块的收入,直接撑起了俄罗斯大半个军费开支,难怪西方越制裁,俄罗斯越敢打——能源有中国兜底,就不怕没钱打仗。 而中国也不亏,这些油气让咱们的能源通道更稳了,东北、西北的能源战略通道全通了,1.3亿户家庭的用气都有了保障,这是双赢的买卖。 光有钱不行,老百姓得有东西买,不然超市货架一空,民心就散了。西方制裁刚开始的时候,不少欧美企业从俄罗斯撤资,手机、汽车、家电这些日常用品一下断了供,俄罗斯人差点没地方买新手机、新汽车。这时候中国商品直接顶了上去,成了俄罗斯市场的“顶梁柱”。 就说手机吧,2022年中国手机在俄罗斯还只占50%的市场份额,到2024年直接冲到了86%,基本上俄罗斯人手里拿的不是华为就是小米,智能家居更是被中国品牌包圆了。 汽车也是,2024年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一度达到128万辆,市场份额超过60%,11个中国品牌直接挤进了俄罗斯销量前15名,以前街上跑的欧美车,现在换成了吉利、长城。 虽然2025年上半年因为俄罗斯本土保护政策,进口量有点下降,但已经卖出去的中国车还占着大半市场,而且中国车企早就开始在俄罗斯建厂,长期来看还是稳的。 除了这些大件,老百姓过日子的小东西更离不开中国货。绥芬河口岸每天都有满车的中国家具、服装、小家电往俄罗斯运,反过来俄罗斯的巧克力、冰激凌也往中国卖,2024年光中国就多了900多家做俄罗斯商品的企业,是两年前的两倍多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都到2448亿美元了,中国连续15年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数字背后就是两国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在撑着。 西方最狠的一招是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相当于断了它的国际支付通道,本来以为这样俄罗斯的钱就转不动了,卢布得变成废纸。可他们忘了中国有自己的办法,直接帮俄罗斯搭了套“新支付系统”,让钱能正常流通。 现在中俄之间95%以上的贸易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2020年的时候这比例才20%,短短几年就几乎摆脱了美元。怎么做到的?一方面是两国支付系统对接了,俄罗斯的SPFS系统和中国的CIPS系统连起来了,SPFS现在都有469个参与者,14个国家的115个外国实体都在用,相当于绕开了SWIFT另起炉灶。 另一方面是人民币成了俄罗斯的“硬通货”,2023年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里的份额都到35%了,国家福利基金里60%都是人民币,俄罗斯银行现在都开始放人民币贷款,老百姓存人民币的也多了,一年就涨了两三倍。 这可不是小事,钱能转起来经济才能活。俄罗斯卖油气换的人民币,能直接拿来买中国的汽车、手机,不用换成美元再倒一手,既省了手续费,又不怕美元汇率波动。 而且人民币靠谱啊,不像卢布受战争影响大,俄罗斯企业现在跟中国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心里踏实。之前西方冻结俄罗斯的美元资产,让俄罗斯彻底看清了美元的风险,现在跟中国用本币结算,相当于给自己的钱上了保险。 说到底,西方的“拖死术”之所以没用,就是没算到中国这个变量。能源有中国接盘,俄罗斯有钱打仗;商品有中国补给,老百姓日子不愁;金融有中国搭桥,钱能正常流通。 这三根“输氧管”一撑,俄罗斯自然倒不了。但要说俄罗斯成了中国的小弟,那就太肤浅了——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稳住自己的能源安全,需要这个不听西方话的邻居撑住边境安全,还需要俄罗斯在国际上跟西方掰手腕,减轻自己的压力。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