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人,成了南京老百姓的活菩萨,拉贝是德国人,是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主任,1937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1937年深秋的南京,早没了往日热闹,街头全是扛行李逃难的百姓,外国侨民能撤的都撤了。西门子公司也给拉贝安排了去上海的船,还订好了回德国的机票,就等他动身。 可拉贝没走,他1919年就来南京了,到1937年已待了18年。不仅把西门子南京办业务从无做到有,还在这成了家,街坊都喊他“拉贝先生”,实在舍不得丢下受难的百姓。 没人想过,一个外国公司办事处主任,能撑起25万百姓的生路。拉贝当安全区主席,没兵没枪没经费,全靠“一张脸、一颗心”牵头。 安全区是他和外国传教士、医生一起划的,围着五台山一带,刚开始连围墙都没有。日军总借口“搜捕中国兵”闯进来,抢粮、拉壮丁,还欺负妇女,百姓敢怒不敢言。 拉贝每次听到动静,不管半夜两三点还是雨雪天,都立马披衣服跑过去,拦在日军跟前。急了就掏纳粹党证——早年为办业务入的党,后来一直后悔,这会儿只能靠它“唬”日军。 好几次他被日军推搡得差点摔倒,却从没往后退一步。在百姓眼里,他那不算高大的身影,就是最靠谱的挡箭牌。 为让安全区的人活下去,拉贝先掏光自己的工资和积蓄,又挨家找南京的外国商人、使馆人员捐钱。还反复跟西门子总公司沟通,要来了一批救济物资。 他把西门子南京办的仓库腾出来,专门放大米、面粉和棉衣。每天天不亮就跟志愿者一起熬粥分粮,自己却常顾不上吃,饿了啃硬黑面包,渴了喝凉水。 有史料记载,安全区最多时住25万百姓,没出现大规模饿死的情况,这都是拉贝一点点“抠着、扛着”换来的。 更难得的是,拉贝从1937年12月开始写日记,每天再累,都要记下日军暴行、百姓难处和物资消耗。还特意贴上当时的照片、传单,生怕漏了半点细节。 他知道这些不只是日记,更是给百姓留的“凭证”。万一以后没人信南京的遭遇,这些文字就能替受难的人说话,后来《拉贝日记》真成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1938年3月,拉贝因要回德国处理业务不得不离开。临走时百姓围着他哭,塞给他自家做的咸菜、布鞋,盼着他能平安。 可他回德国后,忍不住跟人说起南京的真相,结果被纳粹盯上。不仅丢了西门子的工作,还被严密监视,家里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后来南京百姓听说了他的难处,你凑一点钱,我捐一袋米,凑齐后连棉衣一起寄到德国。他护南京百姓一时,南京百姓念他一世,这份情谊跨越国籍,格外珍贵。 有人说拉贝是“圣人”,其实他就是个普通人,有工作有家,却在危难时没明哲保身。这份不分国籍的善意,就该被永远记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从人类史上十场最大规模战役来看,苏联战斗力是历史最强吗?纵观人类历史上规模最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