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入校名额网上叫卖,教职工都落网了,黄牛为何还敢顶风狂赚?】 国庆假期将至,清华大学成了热门旅行打卡地。一边是校园刚刚查办“黑导”:9月29日,清华通报两名教职工勾结黄牛,以有偿报备牟利,被警方拘留处理,其中一人当场解聘。连带的还有两名学生受校纪处分,一人甚至丧失了保研资格。有偿报备者,将被取消报备权限一年——按照校园规定,此举毫无异议。 可在严打的同一天,记者却在电商平台上发现,号称“清华咨询”的卖家仍在活跃贩卖入校名额,“私信保进、200元起、信息到手刷身份证就能入、一天一个价”,明码标价、操作流程一应俱全。平台搜索“清华预约”虽然弹出官方提醒,但实际管控有限,遭遇投诉后,客服只表示会“调查”,迟迟无果。 为什么拘了人、处分落地后,黄牛们却依然顶风而行?根本原因在于清华入校权限变成了“摇钱树”。假期需求爆增,学校开放名额有限,黄牛利用报备权、熟悉流程不断套利。平台审核流于表面,治理“只见回应不见结果”。即使校方和警方高压整改,网络灰色空间依旧滋生买卖。 这背后其实凸显出治理短板:一方面权限流转缺乏闭环约束;另一方面平台作为交易中介,对违规行为难以落地硬性屏蔽。清华求真务实的形象怎能容许这种“暗盘买卖”?要想真正斩断利益链条,不仅得高校、警方联动持续查处,更需要平台果断升级风控,让违规信息再难有生存空间。否则,每到节假日,类似乱象恐怕只会卷土重来。
【清华入校名额网上叫卖,教职工都落网了,黄牛为何还敢顶风狂赚?】 国庆假期将至
龙舟说
2025-09-30 01:45:29
0
阅读:0